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诊断与处理方法
什么是胎盘植入?
胎盘植入是一种产科并发症,指胎盘绒毛异常侵入子宫肌层,导致胎盘无法正常剥离。根据侵入深度,胎盘植入可分为浅层植入(胎盘粘连)、深层植入(胎盘植入)及穿透性植入(胎盘植入穿透子宫壁)。
胎盘植入的高危因素
- 人工流产、引产史:多次流产可能导致子宫内膜损伤,增加胎盘植入风险。
- 剖宫产史:剖宫产手术会导致子宫瘢痕形成,增加胎盘植入的可能性。
- 前置胎盘: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或覆盖宫颈内口,容易导致胎盘植入。
- 高龄妊娠:高龄孕妇的子宫内膜修复能力下降,胎盘植入风险增加。
- 产褥感染:感染可能破坏子宫内膜,增加胎盘植入的概率。
诊断方法
对于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尤其是有剖宫产史或合并前置胎盘的孕妇,应在产前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进行筛查。超声检查可显示胎盘与子宫壁的异常连接情况,必要时可结合磁共振成像(MRI)进一步确认。
处理方法
1. 阴道分娩后胎盘植入的处理
- 若部分胎盘植入无法取出且伴随产后出血,可进行开腹探查,视情况进行胎盘部分切除或在直视下取出胎盘,并对受损的子宫肌层进行缝合修补。
- 如需保守治疗,可通过宫腔填纱压迫止血,通常在48~72小时后取出纱条,并使用甲氨蝶呤(MTX)辅助治疗。
- 通过超声复查胎盘残留部分的血运情况及血清HCG水平,若血运减少或停止,胎盘可能自行排出;必要时可刮宫取出残留胎盘。
2. 剖宫产中的胎盘植入处理
- 在直视下剥离植入部位的胎盘,并对局部进行缝扎止血。
- 若出血无法控制,可行宫腔填纱压迫止血,48~72小时后取出纱条。
3. 完全性胎盘植入的处理
- 如无阴道出血,可尝试MTX或天花粉保守治疗,并随诊血清HCG变化。
- 若出现感染或出血,需及时手术,可能需要进行子宫次全切除或全切除。
4. 穿透性胎盘的处理
穿透性胎盘通常需要进行子宫切除术。若患者有再生育需求,可根据穿透部位和保守手术后的妊娠破裂风险,决定是否行局部切除术。
药物治疗:甲氨蝶呤(MTX)
甲氨蝶呤是一种用于治疗滋养层细胞肿瘤的药物,可破坏滋养层组织并减少胎盘血供。目前,MTX也被用于处理异位妊娠、腹腔妊娠胎盘残留及胎盘植入。其给药方式包括口服、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因用药量小且时间短,通常不会产生副作用,但需密切观察血常规变化。
结论
胎盘植入是一种复杂的产科并发症,早期诊断和针对性处理是降低母婴风险的关键。通过识别高危因素、合理选择分娩方式及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可有效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