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职体检乙肝两对半是什么

乙肝两对半(乙肝五项)详解

乙肝两对半,又称乙肝五项,是一种通过血清学标志检测乙肝病毒的常规检查方法。该检查包括以下五项指标:

1. 乙肝表面抗原(HBsAg)

乙肝表面抗原是乙肝病毒的外壳物质,本身并没有传染性。其阳性结果通常提示体内存在完整的乙肝病毒颗粒。

2. 乙肝表面抗体(抗-HBs)

乙肝表面抗体是人体在HBV自然感染后恢复期所产生的抗体,此时乙肝表面抗原(HBsAg)已经消失。抗-HBs的存在表明人体已对乙肝病毒产生了免疫力,不再容易感染乙型肝炎。据统计,我国约27.42%的人口携带这种抗体。

3. 乙肝e抗原(HBeAg)

乙肝e抗原是由乙肝病毒内部产生的物质,可分泌到血液中。HBeAg阳性通常提示病毒具有活跃性,并且具有较强的传染性。

4. 乙肝e抗体(抗-HBe)

乙肝e抗体是人体针对e抗原产生的一种蛋白物质。抗-HBe阳性通常提示病毒的传染性减弱,病情进入恢复阶段。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乙肝病毒可能发生变异,此时血清中虽无HBeAg,但可检测到抗-HBe。出现这种情况时,建议进一步检测HBV-DNA以确认病毒是否仍然存在。

5. 乙肝核心抗体(抗-HBc)

乙肝核心抗体分为两种类型:

  • 抗-HBc IgM:阳性提示病毒活跃,具有传染性。
  • 抗-HBc IgG:阳性提示既往感染,无传染性,通常不需要抗病毒治疗。

6. HBV-DNA的意义

HBV-DNA是乙肝病毒的遗传物质,存在于病毒的核心部位。HBV-DNA阳性通常与HBeAg阳性意义一致,是判断病毒活跃性的重要指标。目前,抗病毒治疗的疗效评估主要以HBeAg和HBV-DNA的阴转或定量显著减少为标准。

总结

乙肝两对半检查是诊断和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重要工具,通过分析五项指标及HBV-DNA,可有效判断感染状态、传染性及治疗效果。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