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波是心电图中最先出现的波形,通常振幅较低且呈圆钝形状。它记录了窦房结激发右心房和左心房的电活动。
在正常情况下,P波在aVR导联外通常为直立,肢体导联中P波的高度一般不超过0.25mV,胸前导联中直立的P波高度不应超过0.15mV。P波的宽度通常不超过0.11秒。
QRS波群是紧随P波之后出现的波群,振幅高但波形狭窄。它由q波(可能不存在)、R波和S波组成,代表了心室去极化过程,即心室开始收缩的电活动。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的时间为0.08秒,可在0.06~0.10秒范围内波动。若超过0.12秒,可能提示病理情况。
T波是QRS波群之后出现的波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即心室舒张),为下一次心室去极化做准备。
正常T波形态为圆滑且顶端自然,通常不对称,表现为缓慢上升和略陡峭的下降。
在肢体导联中,T波高度通常不超过0.5mV;在胸前导联中,通常不超过1.0mV。异常高尖的T波可能提示心肌梗死早期或高钾血症。
U波是T波之后出现的微小波形,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且并非在所有导联中都显而易见。
心电图波形的分析对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和诊断心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