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的波形所代表的意义

心电图的波形所代表的意义

心电图波形的解析与临床意义

1. P波:心房激动的表现

P波是心电图中最先出现的波形,通常振幅较低且呈圆钝形状。它记录了窦房结激发右心房和左心房的电活动。

  • 前半部分:记录右心房的激动。
  • 中间部分:记录右心房和左心房的共同激动。
  • 后半部分:记录左心房的激动。

在正常情况下,P波在aVR导联外通常为直立,肢体导联中P波的高度一般不超过0.25mV,胸前导联中直立的P波高度不应超过0.15mV。P波的宽度通常不超过0.11秒。

2. QRS波群:心室收缩的开始

QRS波群是紧随P波之后出现的波群,振幅高但波形狭窄。它由q波(可能不存在)、R波和S波组成,代表了心室去极化过程,即心室开始收缩的电活动。

2.1 QRS波群的组成

  • q波:在向上的波形之前出现的向下波。如果其宽度小于0.04秒且深度小于0.15mV,则记为q波;若较高且宽,则称为Q波。
  • R波:第一个向上的高尖波。
  • S波:紧随R波后的向下波,根据深度可命名为S波或s波。
  • R’(r’)波和S’(s’)波:后续出现的向上或向下的波。

2.2 QRS波群的时间限制

正常情况下,QRS波群的时间为0.08秒,可在0.06~0.10秒范围内波动。若超过0.12秒,可能提示病理情况。

3. T波:心室复极的表现

T波是QRS波群之后出现的波形,代表心室的复极化过程(即心室舒张),为下一次心室去极化做准备。

3.1 T波的方向

  • 在Ⅰ、Ⅱ导联中,T波通常直立。
  • 在Ⅲ导联中,T波可能直立、平坦、双向或倒置。
  • 在aVR导联中,T波通常倒置。
  • 在aVL和aVF导联中,T波方向与QRS波群主方向一致。
  • 胸前导联中,T波通常直立,但V1和V3导联可能出现倒置,深度不超过0.25mV。

3.2 T波的形态

正常T波形态为圆滑且顶端自然,通常不对称,表现为缓慢上升和略陡峭的下降。

3.3 T波的高度(或深度)

在肢体导联中,T波高度通常不超过0.5mV;在胸前导联中,通常不超过1.0mV。异常高尖的T波可能提示心肌梗死早期或高钾血症。

4. U波:T波后的微小波形

U波是T波之后出现的微小波形,其临床意义尚不明确,且并非在所有导联中都显而易见。

结论

心电图波形的分析对于评估心脏的电活动和诊断心脏疾病具有重要意义,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