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h血型遗传不合及对策

Rh血型系统与遗传不合的防治策略

Rh血型系统是由第1对染色体上的3对紧密连锁的等位基因决定的,包括6种抗原:C、c、D、d、E、e。其中D抗原最早被发现,且抗原性最强,因此凡具D抗原者称为Rh阳性。由于尚未发现抗d抗体,d通常表示D抗原的缺乏。Rh血型的遗传表现为DD和dD为Rh阳性,而dd为Rh阴性。Rh阴性在人群中的分布因种族而异:白种人中约占15%,美国黑人中占5%,而中国汉族人群中比例低于0.5%,但某些少数民族如乌孜别克族和塔塔尔族中Rh阴性比例超过5%。

Rh血型遗传不合的防治策略

Rh血型遗传不合可能导致新生儿溶血病,其防治策略与ABO血型遗传不合的处理方法基本一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妊娠期处理

妊娠期的主要目标是预防胎儿死亡和新生儿溶血病的发生,具体措施如下:

  • 以往分娩史和输血史:若孕妇有过病理性黄疸、贫血或明确诊断为Rh溶血病的分娩史,或曾生育水肿胎儿或死胎,应高度警惕本次妊娠可能发生血型不合溶血病。
  • 实验室检查:首先检查孕妇血型,若为Rh阴性或O型,应进一步检测丈夫血型。若夫妇血型不合,则需监测孕妇抗体水平。初次检测可在妊娠16周进行,随后在28~30周进行第二次检测,并每隔2~4周重复一次,以监测抗体变化。
  • 预防性治疗:
    • 中药治疗:使用茵陈蒿汤(茵陈30g,制大黄6g,黄芩15g,甘草3g)结合辨证加减,从抗体效价升高时开始服用,每日1剂,直至分娩。
    • 综合治疗:为提高胎儿抵抗力,在孕早期、中期和晚期各进行10天的综合治疗,包括静脉注射25%葡萄糖液和维生素C、口服维生素E、氧吸入等。预产期前2周开始口服苯巴比妥以增强胎儿肝细胞功能。
  • 胎儿宫内监护:定期进行B超检查,观察胎儿发育及有无水肿迹象。如怀疑溶血病,可在B超监护下行羊膜腔穿刺进行诊断和治疗。
  • 胎儿宫内输血:
    • 腹腔内输血:在孕22~34周间,通过B超引导将50~100ml与胎儿同型且无抗体的血液注入胎儿腹腔。
    • 脐静脉输血:在B超引导下进行脐静脉穿刺,不仅可采集胎儿血液进行检查,还可直接输注血液。
  • 血浆置换术:在孕中期(24~26周)胎儿水肿未出现前,可通过血浆置换术降低孕妇抗体水平。
  • 终止妊娠的指征:根据分娩史、抗体效价、胎儿发育情况和羊水检查结果综合判断终止妊娠的时机。Rh血型不合者可在胎儿成熟后适时引产,避免死胎或早产。

2. 分娩期处理

孕妇应在预产期前2周提前入院。一般采用自然分娩,必要时可选择剖宫产。分娩后立即断脐以减少抗体进入新生儿体内,并保留脐带以备换血用。Rh血型不合者,产后72小时内需注射抗D人血丙种球蛋白以预防下一胎发生溶血病。

3. 新生儿处理

多数患儿无需特殊治疗即可自愈。对于黄疸明显的新生儿,可采取以下措施:

  • 蓝光疗法每天12小时,分2次照射。
  • 口服苯巴比妥以增强肝功能。
  • 静脉注射25%人血白蛋白结合游离胆红素,降低胆红素脑病风险。
  • 贫血严重者需及时输血。

结论

通过科学的妊娠期、分娩期和新生儿期管理,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因Rh血型遗传不合导致的新生儿溶血病,保障母婴健康。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