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柜主要有高温消毒、紫外线消毒、臭氧消毒这3种消毒方式,它们能有效杀灭细菌并阻止其繁衍。不过,不同消毒方式的工作原理存在差异,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高温消毒主要依靠加热使柜内温度超过100℃,并持续15分钟,促使物体表面的细菌发生变性,进而达到杀菌消毒的目的。一般高温消毒柜采用远红外线加热,消毒效果良好。但它也存在一些缺点,如功率偏大、加热物体温度不均匀、加热物体易损坏和变形等。
紫外线属于短波,会产生可见的蓝色光,按波长可分为A、B、C三个波段。其中,不能起到消毒作用但有杀菌功能,通常C波紫外线杀菌效果最佳,能杀灭包括细菌繁殖体、芽胞等在内的各种细菌。杀菌时,主要通过照射紫外线破坏细菌机体内的DNA,使其立即死亡或丧失繁殖功能。然而,它存在辐射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的微生物等缺点。
臭氧是常见的强氧化剂之一,具有强氧化性,能使细菌、真菌等菌体的蛋白质外壳氧化变性,可杀灭细菌、病毒、真菌等,像大肠杆菌、葡萄球菌、肝炎病毒、感冒病毒等,臭氧也能将其杀灭。臭氧杀菌的效果与臭氧浓度、消毒时间有关,通常浓度越高、消毒时间越长,杀菌消毒效果越好。
综上所述,不同的消毒柜消毒方式各有优劣,在选择时需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考量。
参考权威站点来源: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