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内膜是覆盖在子宫腔内的一层组织,其厚度因人而异。通常情况下,健康女性的子宫内膜厚度在8-10毫米之间被认为是正常的范围。
子宫内膜由两层组成:
子宫内膜的厚度并非恒定不变,而是随着月经周期的变化呈现规律性波动。以一个典型的28天月经周期为例,子宫内膜的变化可分为三个阶段:月经期、增生期和分泌期。
在月经期,功能层的子宫内膜因孕激素水平下降而坏死脱落,形成月经血。此时子宫内膜厚度显著减少。
增生期发生在卵泡发育成熟的阶段,受雌激素的刺激,子宫内膜的功能层和间质细胞开始增生。此时子宫内膜逐渐增厚,为受精卵着床做好准备。
分泌期是黄体分泌孕激素的阶段,子宫内膜功能层继续增厚并分泌营养物质。如果未发生受孕,雌激素和孕激素水平下降,内膜中的前列腺素合成活化,刺激子宫肌层收缩,导致内膜功能层的螺旋小动脉痉挛,血流减少,最终引发月经。
在分泌期的高峰时,子宫内膜厚度通常可达到8-10毫米。
子宫内膜的厚度是评估女性生殖健康的重要指标。过薄或过厚的子宫内膜可能影响受精卵的着床和妊娠的维持。因此,了解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有助于女性更好地了解自身的生殖健康状况。
子宫内膜的厚度随着月经周期发生规律性变化,其正常范围为8-10毫米。了解这些变化有助于女性监测自身健康,并为生育计划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