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婴传播是乙肝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据统计,我国约有30%~50%的乙肝患者是通过母婴传播感染的。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主要发生在分娩过程中,因为乙肝病毒存在于母体的血液、羊水以及其他体液中,婴儿在出生时容易接触到这些体液,从而导致感染。此外,母乳喂养也可能成为传播途径,特别是母亲乳头破损时。
血液传播是乙肝病毒的另一重要传播途径。病毒可以通过输血、共用注射器、针刺伤等方式传播。因此,在进行抽血、输血等医疗行为时,务必选择正规医疗机构,以降低感染风险。
乙肝病毒可以通过性接触传播,因为病毒存在于精液和阴道分泌物中。无保护的性行为会增加感染风险,尤其是当一方体内病毒载量较高时。此外,接吻也可能传播乙肝病毒,特别是当口腔内有粘膜破损时。
在家庭或其他密切接触的环境中,乙肝病毒可能通过唾液、乳汁、汗液等体液传播。例如,共用剃须刀、牙刷等个人物品可能导致病毒传播。
乙肝病毒的传播途径多样,但通过科学的预防措施可以有效降低感染风险,保护自身及他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