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蛎的功效与作用

牡蛎的功效与作用:全面解析

牡蛎,又名生蚝,是一种味咸、性微寒的海洋生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经过炮制的牡蛎(煅牡蛎)和生牡蛎在功效上略有差异,分别在医疗和养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以下是牡蛎的主要功效与作用的详细解析。

一、牡蛎的药用功效

牡蛎在中医药理中被归为平肝息风药和养阴药,其主要药用功效包括:

1. 平肝潜阳

牡蛎咸寒质重,入肝经,具有平肝潜阳和益阴的作用。适用于肝阳上亢导致的头晕目眩、烦躁不安、耳鸣等症状。常与龙骨、龟甲、白芍等药材配伍,如镇肝息风汤。

2. 软坚散结

牡蛎味咸,具有软坚散结的功效。适用于痰火郁结引起的痰核、瘰疬、瘿瘤等症状,常与浙贝母、玄参等药材配伍,如消瘰丸。

3. 安神镇静

牡蛎质重能镇,具有安神的作用。适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失眠等症状,常与龙骨配伍,如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4. 收敛固涩

煅牡蛎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可治疗自汗、盗汗、遗精、滑精、尿频、遗尿、崩漏、带下等滑脱之证。例如,牡蛎散用于止汗,金锁固精丸用于治疗遗精滑精。

5. 制酸止痛

煅牡蛎具有制酸止痛的作用,适用于胃痛泛酸。常与乌贼骨、浙贝母共为细末内服。

二、牡蛎的营养价值与作用

牡蛎肉因其鲜美的口感和丰富的营养成分,被誉为“海底牛奶”。其主要作用包括:

1. 益智健脑

牡蛎含有牛磺酸、DHA、EPA等促进智力发育的营养素,同时富含糖元,可提高体力和脑力活动效率。研究表明,牡蛎壳中的锌元素有助于改善高血压,保护大脑健康。

2. 益胃生津

牡蛎性微寒,具有制酸作用,适合胃酸过多或胃溃疡患者。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提到牡蛎肉能“治虚损,解酒后烦热,滑皮肤”。

3. 宁心安神

牡蛎富含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特别是硒元素,可调节神经、稳定情绪,有助于缓解阴虚阳亢引起的烦躁不安、心悸失眠等症状。

4. 强筋健骨

牡蛎中钙含量接近牛奶,铁含量为牛奶的21倍,有助于骨骼和牙齿的生长。《神农本草经》记载牡蛎“久服,强骨节,杀邪气,延年”。

5. 细肤美颜

牡蛎中的钙、铜、钾等元素对皮肤健康有益,可使皮肤光滑润泽,改善肤色,调节油脂分泌,减少粉刺。

6. 延年益寿

牡蛎富含核酸,可延缓皮肤老化,减少皱纹形成。随着年龄增长,人体核酸合成能力下降,牡蛎成为核酸的重要来源。

7. 滋补强壮

牡蛎含18种氨基酸、肝糖元、B族维生素、牛磺酸以及钙、磷、铁、锌等营养成分,常食可提高免疫力,并具有降血脂、降血压的作用。

三、结论

牡蛎作为一种集营养与药用价值于一体的海洋珍品,不仅在中医药理中具有重要地位,还因其丰富的营养成分而成为人们日常饮食中不可多得的健康食品。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