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监管部门的抽检结果,洗虾粉的主要成分包括亚硫酸盐和柠檬酸。这两种物质均属于食品添加剂,且在食品工业中有明确的适用范围及最大添加剂量。然而,将洗虾粉用于清洗小龙虾的行为已被认定为违反《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
近年来,洗虾粉的使用在部分地区和餐饮行业中较为普遍,主要目的是清除小龙虾表面的污垢和异味。然而,这种做法可能对食品安全和消费者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某实验测试显示,20多只鲜活的安徽红壳小龙虾被浸泡在含有洗虾粉的水盆中。10分钟后,将这些小龙虾捞出并用自来水冲洗,发现虾壳上的异味依然难以去除。
更为显著的是,这些小龙虾中有一半的虾脚掉落,甚至有几只小龙虾的虾脚全部脱落。这表明洗虾粉对小龙虾的外部组织可能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根据《食品添加剂卫生管理办法》的规定,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且不得超范围或超剂量使用。将洗虾粉用于清洗小龙虾的行为显然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需引起行业和消费者的高度重视。
洗虾粉虽能在短时间内清洁小龙虾,但其潜在的健康风险和食品安全隐患不容忽视,消费者在选购和食用小龙虾时应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