芡实糕是一种具有补脾、益肾、固涩作用的传统食品,适用于小儿慢性脾虚腹泻和肾虚遗尿等症状。然而,在感冒发热期间,不宜食用芡实糕。
芡实,又名鸡头子,是睡莲科水生植物的果实,广泛分布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地区,多生长在池沼湖塘的浅水中。芡实的果实既可食用,也可药用,其种子富含淀粉,可用于食用、酿酒及制作副食品。此外,芡实还具有补脾益肾、涩精的药用功能。芡实全草可作为猪饲料,也能用作绿肥。
芡实性平,味甘、涩,具有补脾止泻、益肾固精、祛湿止带的功效,适用于梦遗滑精、遗尿尿频、脾虚久泻、白浊、带下等症状。由于芡实富含碳水化合物且脂肪含量极低,易被人体吸收。人体在服用芡实后,消化系统功能会得到调整,从而更好地适应其他补品的摄入。因此,芡实被誉为“水中人参”,特别适合在秋季食用,以恢复因夏季炎热而受损的脾胃功能。
芡实的碳水化合物含量高达75%,而脂肪含量仅为0.2%,因此容易被人体吸收。它不仅能健脾益胃,还能补充营养素。对于消化不良、容易腹泻或出汗多的人群,经常食用芡实粥或煮红糖水饮用,效果显著。此外,芡实与瘦肉同炖,可缓解神经痛、头痛、关节痛及腰腿痛。对于老年人的尿频症状,芡实也具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芡实具有固肾涩精、补脾止泄、利水渗湿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遗精、淋浊、带下、小便不禁、泄泻、痢疾及着痹等症状。作为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芡实对人体健康有益,但需注意一次性食用量不宜过多。
在感冒发热期间,避免食用芡实及其制品,如芡实糕。
芡实是一种营养丰富且具有多种保健功效的食材,但需根据个人体质和健康状况合理食用,以充分发挥其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