哺乳期用药原则

哺乳期用药原则

哺乳期用药指南:安全与风险解析

在哺乳期,母亲的用药安全直接关系到婴儿的健康。由于许多药物能够通过乳汁传递给婴儿,因此了解哺乳期用药的原则和禁忌尤为重要。以下是常见药物的分类及其对哺乳婴儿可能产生的影响,供哺乳期母亲参考。

1. 抗微生物药物

常见的抗微生物药物如青霉素族抗菌素(包括青霉素、新青霉素Ⅱ、新青霉素Ⅲ、氨基苄青霉素等)通常被认为是安全的,但仍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2. 磺胺类药物

包括磺胺异恶唑、磺胺嘧啶、磺胺甲基异恶唑等。这类药物可能会通过乳汁进入婴儿体内,导致黄疸或其他不良反应,需谨慎使用。

3. 氨基糖苷类药物

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这类药物在乳汁中的浓度较高,可能导致婴儿听力受损,应禁用。

4. 异烟肼(雷米封)

尽管尚未发现异烟肼对乳儿有明确的不良作用,但由于抗结核药需长期使用,建议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替代药物或暂停哺乳。

5. 灭滴灵

灭滴灵是一种广谱抗菌药,常用于治疗滴虫性阴道炎及厌氧菌感染。虽然其对哺乳儿的危害尚无定论,但建议避免使用。

6. 氯霉素

氯霉素可能通过乳汁引起乳儿中毒,抑制骨髓功能,甚至导致致命的灰婴综合征,应严格禁用。

7. 四环素和强力霉素

这两种药物易进入乳汁,四环素可能导致乳儿牙齿发黄、珐琅质发育不全以及黄疸,应禁用。

8. 含氨基比林的药物

如去痛片、撒烈痛片、安痛定等,这些药物能迅速进入乳汁,建议避免使用。

9. 硫酸类药物

如硫酸阿托品、硫酸庆大霉素、硫酸链霉素等,这些药物可能导致婴儿听力下降,应禁用。

10. 抗甲状腺药物

如甲基硫氧嘧啶,可能通过乳汁抑制乳儿甲状腺功能,导致甲状腺肿和白细胞缺乏症,应禁用。

11. 抗病毒药物

如金刚烷胺,哺乳期母亲服用后可能导致乳儿呕吐、皮疹和尿潴留,应避免使用。

12. 恶性肿瘤治疗药物

患有恶性肿瘤的哺乳期妇女应停止哺乳,因为抗癌药物可能通过乳汁引起婴儿骨髓抑制和白细胞下降。

13. 抗凝血药物

如肝素,可能导致新生儿凝血机制障碍。建议使用双香豆素作为替代。

14. 其他禁用药物

  • 水杨酸类药物
  • 利尿剂和强效泻药
  • 镇静药(如苯巴比妥、阿米妥)
  • 口服避孕药

结论

哺乳期用药需格外谨慎,母亲应在医生指导下选择安全的药物,并密切观察婴儿的反应,以确保母婴健康。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