糯米,又称“江米”,是南北方常见的粮食作物。它是制作粘性食品的主要原料,如粽子、八宝粥、甜品等,同时也是酿造醪糟的重要材料。因其香糯口感,深受大众喜爱。
糯米是一种温和的滋补食品,具有补虚、补血、健脾暖胃、止汗等功效。它特别适用于脾胃虚寒引起的反胃、食欲下降、腹泻,以及气虚导致的出汗、气短无力、妊娠腹胀等症状。
现代科学研究表明,糯米富含蛋白质、脂肪、糖类、钙、磷、铁、维生素B及淀粉等成分,是一种温补强壮的食材。
糯米主要分为两种类型:圆糯米和长糯米。
糯米食品宜加热后食用,尤其是老人、儿童或病人应当慎重食用。糯米年糕无论甜咸,其碳水化合物和钠含量较高,不宜一次性食用过多。
尽管糯米食品如糯米饭、糯米粥等容易消化,具有健脾养胃的作用,但许多人认为糯米食品难以消化。这主要与糯米中的淀粉支链在加热和冷却后的形态变化有关。冷却后的糯米食品淀粉分子增大,导致消化难度增加。
以下是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营养与食品安全系副教授范志红提供的糯米食品食用建议:
糯米食品虽美味且有益健康,但需根据个人体质和消化能力合理选择食用方式,以充分发挥其营养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