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脂豆腐脑的自制技巧

内脂豆腐脑的自制技巧

自制内脂豆腐脑的四大黄金法则

自制内脂豆腐脑时,常遇到吃起来酸酸的、豆腐没有凝结成型等问题,这是因为没掌握好自制技巧。虽然内脂豆腐脑做法简单,但有一定诀窍,关键是掌握好内脂和豆浆的比例,否则豆腐脑难成型、口感差。下面为你详细介绍制作内脂豆腐脑的四大黄金法则。

黄金法则一:控制干黄豆和水的比例

干黄豆和水的比例要控制在1:10左右,这样做出的豆腐脑不会太稀薄,有“型”且口感滑嫩。

黄金法则二:选择优质黄豆并充分泡发

要选择优质的黄豆,用三倍的水将其泡发,且至少泡6 - 8个小时。

黄金法则三:确定葡萄糖内脂与豆浆的比例

500毫升的豆浆加入约1.25克的内脂。

黄金法则四:掌握内脂融化和豆浆冲入温度

内脂要用40度少量的温水融化,豆浆大概在80度左右冲入内脂才能凝结成豆腐脑。豆浆温度过高或过低都易导致制作失败,一般煮好的豆浆放置5分钟左右约为80度。冬天气温低时,可烧一锅开水,豆浆冲入内脂后马上隔水放入大锅中,加盖保温,帮助其更快凝结成型。

掌握这四大黄金法则,就能自制出美味的内脂豆腐脑。

参考来源:妈网百科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