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100毫升脱脂冷牛奶,36%酵酸液4毫升,或85%乳酸10滴。
制作方法:将冷牛奶中加入酵酸液或乳酸,搅拌均匀。
功效:牛奶经过乳酸杆菌发酵后转变为酸奶,其中的乳糖已分解为半乳糖,适合腹泻患儿食用,有助于缓解腹泻症状。
材料:米粉、糖。
制作方法:将米粉放入锅中,用文火炒至焦黄后,加入少量糖和水煮沸即可食用。
功效:焦米汤提供一定热量,炒热后的米粉部分淀粉转化为糊精,易于消化吸收;同时,焦化的淀粉具有吸附肠道毒素和气体的作用。
制作方法:将苹果切块后捣成果泥,每次食用30-60克,每天2-3次。也可将一个苹果洗净切碎,加入盐0.8-0.9克、糖5克和250毫升水煎煮成汤,分2-3次饮用。
适用人群:适合6个月以上的小儿。
功效:苹果含有果酸,可吸附毒素,并含有鞣酸,具有收敛作用,适用于缓解小儿腹泻症状。
适用症状:因饮食不节导致的腹泻,表现为大便稀、带黏液,酸臭不化。
制作方法:将山楂10-20克、大米30克、白糖5克一起煮成粥,每天分3次服用,连续服用3-5天。也可将山楂去核炒成炭(焦山楂),研末后加适量白糖冲水服用,每次3克,每日3次。
功效:山楂粥能治疗腹泻及因腹泻引起的腹痛,特别适合夏季因食用生冷食物导致的腹泻。
避免食用:块状或过硬的食物。一岁半的宝宝牙齿尚未完全发育,咀嚼功能不完善,难以消化块状或硬质食物,可能加重肠胃负担。
推荐食物:以流质或半流质食物为主,如粥、汤等,可适量添加剁碎的蔬菜。
喂养方式:少量多次喂食,避免强行喂食,食物应清淡易消化。
其他注意事项:多喂宝宝不加糖的白开水,确保饮食用具的清洁和消毒,注意宝宝腹部保暖和个人卫生。
通过合理的饮食调理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小儿腹泻症状,促进宝宝的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