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精症的检查与诊断方法详解
无精症是一种男性不育的重要原因,了解其检查方法和诊断步骤对及时治疗具有重要意义。以下是关于无精症检查和诊断的详细介绍。
一、无精症的检查方法
1. 内分泌检查
通过检测血清中的激素水平,包括FSH(卵泡刺激素)、LH(黄体生成素)、PRL(催乳素)、T(睾酮)和DHT(双氢睾酮),可以判断睾丸功能是否正常。这有助于区分原发性睾丸功能衰竭和继发性睾丸功能衰竭。
2. 梗阻性检测
通过检测精浆中的中性a-葡萄糖苷酶和精浆果糖浓度,结合精液量和pH值的变化,可以判断是否存在输精管道梗阻。正常情况下,单次排精量为2-8ml,pH值为7.2-8.0,精囊液占70%,且偏碱性。
3. 睾丸活检
睾丸活检可直接观察睾丸的生精功能状态,但因其具有一定创伤性,世界卫生组织建议仅在睾丸体积正常且血清FSH水平正常的无精症患者中使用。
二、无精症的诊断步骤
1. 详细询问病史
全面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包括生育史、性成熟年龄、先天疾病史等,有助于明确诊断和发现潜在致病因素。例如:
- 嗅觉丧失或视觉失衡可能提示脑垂体病变。
- 附睾炎病史、腹股沟或阴囊手术史可能提示梗阻性无精症(OA)。
- 隐睾、精索扭转病史或化疗史可能提示非梗阻性无精症(NOA)。
- 某些药物(如酒精、烷化剂、促蛋白合成类固醇等)也可能引发无精症。
2. 物理检查
物理检查可以帮助发现无精症的潜在致病因素,包括:
- 全身检查:评估激素水平、既往手术史等。
- 生殖器检查:观察睾丸体积、睾丸肿块、附睾硬结、输精管缺如等异常。
- 肛门指诊:评估前列腺和精囊的情况。
3. 实验室检查
实验室检查是无精症诊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
- 精液检查:评估精液量、pH值等。
- 内分泌检查:检测激素水平。
- 遗传学检查:筛查染色体异常或基因突变。
- 睾丸活检:观察生精功能。
三、总结
无精症的检查和诊断需要结合病史、物理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的结果,综合分析以确定病因,为后续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资料
- 中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https://www.nhc.gov.cn
- 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相关指南:https://www.cma.org.cn
- 世界卫生组织(WHO)男性不育诊断标准:https://www.who.int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