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芩是一种传统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抗炎抗菌等多种功效。研究表明,黄芩中的黄芩苷能够提高机体免疫功能,增强巨噬细胞和自然杀伤(NK)细胞的活性。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黄芩食用方法及其功效介绍。
功效:适用于秋燥引起的症状,如肺燥肠热、喉痒干咳、痰中带血、大便泄泻等。具有润肺止咳、清热解毒的作用。
材料:青子芩15克、甜杏仁10克、陈阿胶15克、生桑皮10克、生白芍5克、甘蔗梢25克、生甘草4克、鲜车前草25克。
做法:用30克生糯米开水泡取米汁,代替清水煎药。将所有材料放入锅中,加入米汁煎煮,过滤后饮用。
功效:清热燥湿、凉血解毒、止痛,特别适用于治疗复发性口疮。
材料:黄芩20克、冰片2克。
用法:将黄芩和冰片泡入白酒中,浸泡数日后使用。用棉签蘸取药酒涂抹于口疮部位,每日使用3-4次。
功效:清热解毒、抗炎抗过敏、降压利尿、利胆解痉、镇静安神。适用于热病烦躁、湿热泻痢、黄疸、目赤肿痛等症状。
材料:黄芩6克、绿茶3克。
做法:将黄芩用200毫升水煎煮至沸腾后,冲泡绿茶,静置5-10分钟即可饮用。可反复冲泡至味淡。
功效:补肾健脾、清热解毒,适用于肾虚腰痛或湿热引起的不适症状。
材料:黄芩9克、猪腰2个。
做法:将猪腰洗净,去除腰臊后切片,用清水浸泡30分钟。每片再切成三小片,与黄芩一同放入陶瓷炖罐中,隔水炖煮至猪腰熟透。食用时喝汤吃猪腰。
黄芩作为一种传统中药,不仅具有多种药用价值,还能通过不同的烹饪方式融入日常饮食中,有助于改善健康。
2. WHO(世界卫生组织)
3. 妈网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