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前草,又名车轮菜,在不同地区有多种俗称。例如,广西称其为猪肚菜,云南称其为蛤蚂草,福建称其为饭匙草,青海称其为猪耳草,上海称其为牛甜菜,江苏称其为打官司草,而东北则称其为车轱辘菜。车前草及其种子(车前子)在中药领域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以下是其主要功效及相关研究成果。
车前子煎剂对人体具有一定的利尿作用。研究表明,正常人内服10克车前子煎剂后,尿量有所增加。然而,关于煎剂总容量及每日入水量的具体数据尚缺乏严格对照实验。此外,车前草种子煎剂对正常人及家兔的利尿作用不明显,而平车前种子亦无显著利尿效果。
车前子煎剂在少量多次注入兔膝关节腔时,可引起滑膜炎症,随后促进结缔组织增生。这种特性可能有助于恢复松弛的关节囊的紧张度,因此在临床上被用于治疗颞下颌关节半脱位。
车前草具有显著的祛痰、镇咳和平喘作用,其效果可持续6至7小时,作用高峰通常发生在服用后5至6小时内。车前草的祛痰机制主要归因于其所含的车前甙,这种成分能兴奋分泌神经,促进气管和支气管黏液的分泌,同时抑制呼吸中枢,使呼吸加深并变慢。
车前草的水浸剂在试管实验中对多种皮肤真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包括同心性毛癣菌、许兰黄癣菌、奥杜盎小芽胞癣菌、铁锈色小芽胞癣菌、羊毛状小芽胞癣菌及星形奴卡菌。
车前草叶中提取的车前果胶在实验性胃溃疡治疗中表现出良好的疗效。此外,车前注射液(通过水提酒沉法制备)在犬的静脉注射实验中显示出增加尿量、提高输尿管蠕动频率及输尿管上段腔内压力的作用。
车前草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其广泛的药用价值已在现代医学研究中得到部分验证。然而,关于其具体药理机制及最佳使用方法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未来,结合现代科学技术的研究手段,车前草可能在更多领域展现其潜在价值。
车前草是一种具有多种药用价值的传统中药,其在利尿、祛痰、抗菌等方面的作用已被部分研究证实,但仍需更多科学研究支持其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