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宝宝在接种疫苗后可能出现的正常和非正常反应,并掌握适当的处理方法,是每位父母的必修课。这不仅能帮助父母及时应对紧急情况,还能更好地保护宝宝的健康。
代表疫苗:注射类疫苗(如破伤风疫苗等)
几乎所有通过注射方式接种的疫苗都可能引发局部反应,包括红、肿、热、痛等。以破伤风疫苗为例,可能伴随局部淋巴结肿大或注射部位瘙痒。这些反应通常较轻微,一般在接种后2-3天内自行消退,属于正常现象。
处理方法:
代表疫苗:百白破、麻疹、流感、脑膜炎、甲肝等疫苗
发热通常在接种疫苗后的24小时内出现,可能伴随乏力、嗜睡、烦躁等全身反应,少数宝宝还会有恶心、呕吐、腹痛或腹泻等症状。体温一般在38.5℃以下,持续1-2天。
处理方法:
特点:严重过敏反应非常罕见,但可能在接种疫苗后几分钟至几小时内发生。
症状:呼吸困难、声音嘶哑、哮喘、荨麻疹、疼痛、虚弱、心跳加速或眩晕。
特点:高烧或癫痫可能在接种疫苗后1-2周内出现。
处理方法:
了解宝宝接种疫苗后的正常和非正常反应,及时采取适当的处理措施,能有效保障宝宝的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