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紫海胆黄的营养价值、功效及市场价格解析
紫海胆黄因其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多样的功效而备受推崇,成为餐桌上的珍品。然而,由于其价格较高,并非所有料理店或寿司店都会销售海胆及其相关产品。以下内容将详细介绍不同种类海胆的特点、分布、营养价值及市场价格。
主要海胆种类及其特性
1. 光棘球海胆 (Strongylocentrotus nudus)
- 别名:大连紫海胆
- 分布:主要分布于辽宁、山东沿海,日本北部和俄罗斯远东沿海也有分布。
- 外观:体色多为黑紫色、褐色或灰绿色,壳呈半球形,最大壳径可达10cm。
- 栖息环境:生活于潮间带至水下180m的海藻繁茂岩礁海底。
- 食物:以海带、裙带菜、石莼等大型藻类为主。
- 繁殖期:7月至9月。
- 市场价格:出口日本的冰鲜海胆和盐渍海胆价格为550,000~650,000元/吨。
2. 虾夷马粪海胆 (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
- 分布: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和日本北海道沿海。
- 外观:体色为褐色、红褐色或绿褐色,最大个体可达9cm。
- 栖息环境:生活于水深50m以内的岩礁和砾石海底。
- 性腺特性:性腺呈桔黄色或淡黄色,肉质较甜。
- 市场价格:在日本价格比其他海胆高1~1.5倍,海胆酱价格在15,000~35,000日元/kg。
- 引入中国情况:1989年由大连水产学院引入,现已繁育至F4代,数量达2000万枚。
3. 马粪海胆 (Hemicentrotus pulcherrimus)
-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黄海、渤海沿岸,南至浙江、福建沿海,日本也有分布。
- 外观:壳为低半球形,壳径最大可达6cm,颜色多样,包括暗绿色、紫色、灰红色等。
- 栖息环境:潮间带至水下几米的砂砾底和海藻繁茂岩礁间。
- 食物:主要以藻类为食。
- 市场价值:其性腺加工品在日本属于上等品。
4. 紫海胆 (Anthocidaris crassispina)
-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浙江、福建、广东沿海及日本南部沿海。
- 外观:体色为黑紫色,幼体棘多为灰褐、灰绿、紫或红紫色。
- 栖息环境:生活在岩礁海底。
- 市场用途:是主要的加工出口海胆品种,并已开展增养殖工作。
5. 白棘三列海胆 (Tripneustes gratilla)
- 别名:海胆虎
- 分布:主要分布于中国西沙群岛、海南岛、广东和台湾沿海。
- 外观:壳高略呈五角形,壳色多为黑色、紫色或暗粉红色,步带为白色。
- 栖息环境:生活在热带沿海浅海海草多的沙底。
- 食物:以藻类和其他水生植物为食。
- 市场潜力:当地居民常采集其生殖腺食用,可考虑进行人工育苗及增养殖。
结论
紫海胆黄及其他海胆品种因其独特的营养价值和经济价值,成为全球市场中备受关注的水产品种类。未来,通过人工育苗和增养殖技术的推广,其市场潜力将进一步提升。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