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选购食用油时,首先要观察包装上的商品条码。条码的印制应规范且无改动迹象,这可以防止购买到更换包装标志或擅自改换标签的劣质产品。此外,选购桶装油时需注意桶口是否有油迹。如果发现油迹,说明封口不严,可能导致油在储存过程中加速氧化,影响质量。
根据国家规定,食用油的外包装上必须清晰标注以下信息:
此外,生产企业还需标明产品原料的生产国、是否使用转基因原料,以及生产工艺是“压榨”还是“浸出”。这些信息可以帮助消费者更好地了解产品来源和制作工艺。
食用油的颜色是判断其质量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食用油的颜色为微黄色、淡黄色、黄色或棕黄色,不同品种的油颜色可能略有差异。通常,高品质的食用油颜色较浅,而低品质的食用油颜色较深(芝麻油除外)。劣质油的颜色通常比合格油更深。
透明度是反映油脂纯度的重要感官指标之一。高品质的食用油在日光或灯光下应呈现清亮透明的状态,无雾状、无悬浮物、无杂质和无浑浊。透明度较好的油通常质量更高。
优质的食用油应无沉淀物和悬浮物,且黏度较小。沉淀物(俗称油脚)主要是杂质,通常会沉积在油的底层。如果发现沉淀物,说明油的纯度较低。选购时建议选择透明度高、色泽较浅(芝麻油除外)、无沉淀物的油。
可以使用干燥洁净的玻璃管进行检测。将玻璃管插入油中,堵住上口后慢慢抽起,观察油的状态。如果油呈乳白状,说明其中含有水分,且颜色越白,水分越多。水分较大的油容易混浊,且在加热时会产生大量泡沫和“水炸”声,油烟也可能带有苦味。
通过以上六个方面的检查,可以有效帮助消费者选购到品质优良的食用油,确保健康和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