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营养不良的表现及分型详解
小儿营养不良是指由于摄食不足或食物不能充分吸收利用,导致能量缺乏,无法维持正常代谢,进而引发体重减轻、生长发育停滞、肌肉萎缩等病症。此病症又称为蛋白能量不足性营养不良,多见于3岁以下的婴幼儿。
小儿营养不良的主要表现
- 发育迟缓,身材矮小。
- 皮肤和毛发无光泽,黏膜苍白。
- 体重不增加甚至下降。
- 可能伴随智力发育落后和动作迟缓。
营养不良的分型
1. 消瘦型
该类型表现为皮肤松弛、皮下脂肪减少甚至消失,皮肤变薄且无弹性,头发枯黄。患儿常出现大便频而量少并伴有粘液。此外,智能和动作发育均有不同程度的迟缓,体温低于正常,脉搏较慢,血压偏低。
2. 水肿型
轻度水肿型表现为皮下水肿,重度则可能出现生殖器、上肢、腹部及颜面部的凹陷性水肿(按压后出现凹陷)。部分患儿可能伴有胸腹腔积水,甚至皮肤紫瘢。水肿型的一个显著特征是体重突然增加。
营养不良的并发症
营养不良的分度
根据营养不良的严重程度,可分为以下三度:
Ⅰ度(轻型)
- 精神状态正常。
- 体重低于正常15%-25%。
-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为0.8厘米-0.4厘米。
- 皮肤干燥,但身高不受影响。
Ⅱ度(中型)
- 精神不振,烦躁不安。
- 肌张力减弱,肌肉松弛。
- 体重低于正常25%-40%。
- 腹壁皮下脂肪厚度小于0.4厘米。
- 皮肤苍白、干燥,毛发无光泽,身高较正常减低。
Ⅲ度(重型)
- 精神萎靡,嗜睡与烦躁不安交替出现。
- 智力发育落后,肌肉萎缩,肌张力低下。
- 体重低于正常40%以上。
- 腹壁皮下脂肪消失,额部出现皱纹,呈老人样面容。
- 皮肤苍白、干燥、无弹性,毛发干枯,身高明显低于正常。
- 可能出现低体温、脉搏缓慢、食欲不振、便秘,严重者可因血清蛋白降低出现营养不良性水肿。
预防与治疗建议
小儿营养不良的预防需从均衡饮食、定期体检和早期干预入手。治疗则需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个性化的营养补充和医疗干预措施。
结论:小儿营养不良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早期发现和及时干预是改善患儿健康状况的关键。
参考来源:世界卫生组织(WHO)官方网站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