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脊髓灰质炎疫苗的选择与应用指南
背景与疫苗分类
脊髓灰质炎(简称脊灰),俗称小儿麻痹症,是由脊灰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为预防该疾病,目前主要使用两种疫苗:减毒活疫苗(OPV)和灭活疫苗(IPV)。
- 减毒活疫苗(OPV):通过口服方式接种,免疫效果较好,成本低,质量控制相对容易,但存在极小概率引发疫苗相关麻痹病(VAPP)。
- 灭活疫苗(IPV):通过注射方式接种,安全性更高,不会引发VAPP,但免疫效果相对稍逊,生产成本较高,对质量控制要求更严格。
疫苗选择的建议与接种方案
根据专家建议,家长在为宝宝选择脊灰疫苗时,应结合宝宝的具体健康状况,综合考虑疫苗的优缺点。以下是推荐的接种方案:
- 宝宝在出生后2足月和3足月时,可选择接种灭活疫苗(IPV)。
- 在4足月和4周岁时,可选择接种减毒活疫苗(OPV)。
- 若希望完全规避麻痹病的风险,可在2足月、3足月、4足月和18足月均接种灭活疫苗(IPV)。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宝宝在接种减毒活疫苗后出现不适症状,应立即就医。此外,对于存在减毒活疫苗禁忌症的宝宝,应优先选择灭活疫苗。
两种疫苗的对比
| 特性 | 减毒活疫苗(OPV) | 灭活疫苗(IPV) | 
|---|
| 接种方式 | 口服 | 注射 | 
| 免疫效果 | 较好 | 稍逊 | 
| 安全性 | 可能引发疫苗相关麻痹病(极低概率) | 无麻痹病风险 | 
| 生产成本 | 低 | 高 | 
| 质量控制要求 | 较低 | 较高 | 
注意事项
- 接种减毒活疫苗后若出现不适,需及时就医。
- 对于有减毒活疫苗禁忌症的宝宝,应优先选择灭活疫苗。
- 家长在选择疫苗时,可咨询专业医生,根据宝宝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接种计划。
结论
脊灰疫苗的选择需要综合考虑安全性、免疫效果和宝宝的健康状况,科学接种是预防小儿麻痹症的关键。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