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是一种由乙肝病毒(HBV)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其检测方法多样化,针对不同的需求和目的,选择合适的检查项目尤为重要。以下是乙肝检查的主要项目及其具体意义。
乙肝五项检查是国内医院最常用的乙肝病毒感染检测方法,主要通过血清标志物来判断感染情况。以下是五项具体内容:
通过乙肝五项检查,可以进一步区分“大三阳”和“小三阳”等感染类型,是初步筛查乙肝感染的基础性项目。
肝功能检查主要用于评估肝脏的合成、代谢和损伤情况,常见指标包括:
| 指标 | 意义 |
|---|---|
| 总蛋白(TP)、白蛋白(ALB)、球蛋白(GLO) | 反映肝脏的合成功能。 |
| 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 | 反映肝细胞受损情况。 |
| 直接胆红素(DBIL)、总胆红素(TBIL) | 反映肝脏代谢功能。 |
肝功能检查对于了解肝脏健康状况和判断肝病的严重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肝脏B超(肝脏影像学检查)是一种无创的影像学诊断方法,适用于以下情况:
该检查方法安全、便捷,广泛应用于肝脏疾病的筛查和监测。
肝穿刺检查(肝脏组织活检)是一种侵入性较强的检查方法,主要用于以下情况:
由于其创伤性较大,肝穿刺通常不作为常规检查,仅在肝病发展到一定阶段时才会考虑使用。
乙肝病毒DNA检测是判断病毒复制活跃程度的“金标准”,其主要作用包括:
当检测值大于1000拷贝/毫升(或1.0×10³拷贝/毫升)时,提示病毒复制活跃且具有较强传染性。
乙肝检查项目的选择应根据个体需求和疾病发展阶段进行,科学合理的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监测和治疗乙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