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介苗(BCG)是一种用于预防结核病的疫苗,尤其对儿童具有重要保护作用。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正常的局部反应和少见的副作用。以下内容详细介绍接种卡介苗后的常见反应、处理方法及注意事项。
局部反应:接种后一至二周,接种部位会出现红色小节结,随后逐渐增大,可能伴有轻微的痛痒感,但通常不会引起发烧。
脓泡或溃烂:在接种后六至八周,局部可能形成脓泡或轻微溃烂。此时可使用1%龙胆紫涂抹,以预防感染。
愈合过程:平均两至三个月后,接种部位会自然结痂并愈合。痂皮应自然脱落,不可提前抠去。痂皮脱落后通常会留下一个微红色的小疤痕,随着时间推移,红色会逐渐变为肤色。
淋巴结炎症:接种后1-2个月,部分人可能出现颈部、腋下或锁骨上下淋巴结肿大(直径大于1.0cm)。轻微肿大可通过热敷缓解;若肿大明显并形成脓疡或破溃,且持续时间较长,应及时前往结核病防治所就诊。
类狼疮反应:这种反应与接种使用的结核菌菌株毒力残留有关,较为罕见。
疤痕形成:部分人可能因丰富的肉芽组织而形成突起疤痕,甚至出现疤痕瘤。这种情况多见于未进行OT试验(结核菌素试验)而直接皮上划痕接种的人群。
接种后需保持接种部位清洁干燥,避免摩擦或抓挠。
若出现异常反应或怀疑感染,应及时就医。
接种前建议咨询医生是否需要进行OT试验,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
接种卡介苗后出现局部反应是正常现象,大多数情况下无需特殊处理;若出现较严重的反应,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