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指数正常值

黄疸指数正常值

黄疸指数及其正常范围解读

黄疸指数是判断是否患有黄疸的重要医学指标,其核心参考值是血清胆红素的浓度。以下将详细说明黄疸指数的正常范围及其相关背景信息。

什么是黄疸指数?

黄疸指数是通过测量血清胆红素的浓度来评估人体是否存在黄疸的一项医学指标。胆红素是红细胞破坏后产生的一种代谢产物,通常通过肝脏代谢并排出体外。当胆红素浓度异常升高时,可能导致皮肤、巩膜和其他组织出现黄色染色,即黄疸。

黄疸指数的正常值范围

  • 成年人:血清胆红素浓度小于 17μmol/L 被视为正常。
  • 新生儿:
    • 足月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 204μmol/L12.9mg/dL)。
    • 早产儿:血清胆红素浓度不超过 255μmol/L15mg/dL)。

为什么黄疸指数超标需要重视?

当黄疸指数超出正常范围时,可能表明肝脏功能异常、胆道阻塞或其他潜在健康问题。在新生儿中,严重的高胆红素血症可能导致核黄疸(胆红素脑病),对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因此,家长需高度重视,尤其是新生宝宝的黄疸指数,发现异常应及时就医。

如何监测和管理黄疸指数?

  1. 定期检查:对于新生儿,通常在出生后 24-72 小时内进行黄疸筛查,必要时复查。
  2. 光疗:当黄疸指数轻度升高时,医生可能建议通过光疗降低胆红素水平。
  3. 药物治疗:在某些情况下,可能需要使用药物帮助胆红素代谢。
  4. 换血治疗:对于严重黄疸,可能需要换血治疗以迅速降低胆红素浓度。

黄疸指数的临床意义

人群正常范围临床意义
成年人小于 17μmol/L正常肝功能和胆红素代谢
足月新生儿不超过 204μmol/L新生儿生理性黄疸通常在此范围内
早产新生儿不超过 255μmol/L早产儿可能更易出现生理性黄疸

相关注意事项

  • 新生儿黄疸通常在出生后 2-3 天出现,1 周内达到高峰,2 周左右逐渐消退。
  • 母乳喂养可能延长黄疸的持续时间,但通常为生理性,无需过度担心。
  • 如黄疸持续时间过长或指数过高,应立即就医排查病理性黄疸。

结论

黄疸指数是评估人体健康的重要指标,特别是在新生儿中,其监测和管理至关重要。家长应密切关注宝宝的黄疸指数变化,及时采取必要的医疗措施。

参考来源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