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穿刺(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简称CVS)是一种用于产前诊断的医疗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以及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该技术通过采集胎盘绒毛组织样本进行基因和染色体分析,从而评估胎儿的健康状况。
在绒毛穿刺过程中,医生使用一根细长的穿刺针,通过孕妇的腹壁刺入子宫腔,提取少量胎盘绒毛组织进行实验室分析。整个过程通常在超声波引导下进行,以确保针头的精确定位并最大程度降低风险。
尽管绒毛穿刺是一种相对安全的诊断技术,但仍存在一定的风险,包括:
根据统计数据,约2%的孕妇可能会出现上述并发症。此外,绒毛穿刺术后的流产率约为3%,略高于孕中期羊膜腔穿刺术(羊水穿刺)。然而,一项随机对照研究显示,经腹绒毛穿刺术和孕中期羊膜腔穿刺术的流产率相近,分别为6.3%和7%。
为了确保孕妇和胎儿的健康,建议选择正规医院和经验丰富的医生进行绒毛穿刺操作。此外,在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了解手术的必要性、风险和注意事项,术后密切观察身体状况,如有异常及时就医。
绒毛穿刺是一项重要的产前诊断技术,能为胎儿健康状况提供有力依据,但需谨慎选择并在专业医疗机构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