绒毛穿刺术(Chorionic Villus Sampling,简称CVS)是一种用于产前诊断的医疗技术,主要用于检测胎儿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神经管缺陷或某些遗传性代谢疾病。这项技术通过提取胎盘绒毛组织样本进行分析,提供早期的遗传信息,有助于孕妇和医生做出知情决策。
绒毛穿刺术的核心操作是通过特殊的针或导管从胎盘中提取绒毛组织样本。根据穿刺路径的不同,主要分为以下四种方法:
这是最早使用的一种方法,医生通过阴道将导管经子宫颈插入胎盘部位,提取绒毛组织。此方法适用于胎盘位置靠近子宫颈的情况。
在局部麻醉下,医生通过腹壁将穿刺针插入胎盘部位,提取绒毛组织。此方法适用于胎盘位置较高或不适合经阴道操作的情况。
在超声引导下,医生通过阴道将导管送入胎盘部位,提取绒毛组织。然而,如果孕妇存在生殖道感染(如生殖道疱疹、淋病、慢性宫颈炎等),则不适合使用此方法。
这种方法较少使用,通常用于特殊情况下的胎盘取样。
在操作过程中,医生通常会提取20~40毫克的绒毛组织样本。这些样本可用于以下检测:
绒毛穿刺术通常适用于以下情况:
在进行绒毛穿刺术前,需进行详细的超声检查以确定胎盘位置,并评估孕妇的身体状况。术后需注意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绒毛穿刺术的主要优势在于能够在孕早期(通常为妊娠10~13周)提供遗传信息,这比羊水穿刺更早。然而,操作过程中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如流产、感染或胎儿损伤,因此需由经验丰富的医生操作。
绒毛穿刺术是一项重要的产前诊断技术,可为孕妇提供早期的胎儿健康信息。然而,在选择是否进行此项检查时,应综合考虑孕妇的健康状况、家族病史及医生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