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小儿发热?导致发热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什么是小儿发热?导致发热常见原因有哪些呢?

儿童发热的定义、原因及应对措施

1. 发热的定义与分类

根据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张艳的临床经验,儿童发热的定义通常为:

  • 腋温≥37.5℃
  • 肛温≥38℃

以腋下温度为例,发热可进一步分为以下几类:

  • 低热:37.5~38.0℃
  • 中度发热:38.1~38.9℃
  • 高热:39.0~40.9℃
  • 超高热:41.0℃以上

2. 发热的生理机制

发热本身并不是一种疾病,而是机体对细菌或病毒感染的免疫反应。通过调高体温,机体能够减缓病原体的繁殖和生长速度。

中等程度的发热有助于增强某些免疫细胞的功能,但持续高热可能引发细胞变性、坏死等风险,甚至危及生命。

3. 发热对儿童的影响

发热不仅影响儿童的舒适度,还可能因体温升高或原发疾病引发一系列不适症状。因此,家长需积极应对和管理儿童的发热情况。

4. 儿童急性发热的常见病因

儿童急性发热的病因可分为感染性和非感染性两大类:

4.1 感染性病因

感染性疾病是引起急性发热最常见的原因,包括:

  • 肺炎
  • 流感
  • 手足口病
  • 疱疹性咽峡炎
  • 幼儿急疹

4.2 非感染性病因

非感染性发热相对少见,常见原因包括:

  • 环境温度过高
  • 白血病
  • 新生儿核黄疸
  • 药物过敏

5. 正确测量儿童体温的方法

家长需学会正确测量儿童体温。腋下和口腔的温度最接近体温,其中腋下测温因操作方便且卫生,最为常用。具体步骤如下:

  1. 将温度计放置在孩子干燥的腋窝下最顶端。
  2. 确保孩子夹紧温度计。
  3. 等待5至10分钟后取出温度计,读取数值。

6. 结论

儿童发热是机体对感染的正常反应,但需警惕高热可能带来的风险,家长应掌握正确的测温和应对方法,以保障儿童的健康。

7. 参考来源

本文参考自山东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张艳副主任医师的专业意见。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