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喂奶时,务必要确保宝宝吃饱。对于母乳喂养的妈妈来说,每侧乳房应喂10-15分钟,确保宝宝摄取足够的营养。
喂奶时,尽量让宝宝保持清醒。如果宝宝在吃奶过程中开始打瞌睡,可以轻轻搔搔他的脚底、蹭蹭脸颊,或者将乳头稍微移开一段距离,以提醒他继续进食。
让宝宝吃饱的好处在于,他可以撑到下一次喂奶时间,而不会因为饥饿而提前醒来哭闹。
当喂奶时间到时,即使宝宝还在睡觉,也应将他叫醒。这样可以帮助宝宝建立昼夜规律,避免白天过多睡觉,导致晚上哭闹。
叫醒宝宝的方法可以是打开房门、拉开窗帘,让自然光线进入房间,帮助他慢慢苏醒。如果宝宝仍未醒来,可以抱起他交给家人,比如爸爸、爷爷、奶奶等,让他们轻声呼唤宝宝、亲吻他,或者轻轻脱掉几件衣服,让宝宝逐渐清醒。
白天尽量避免“喂奶后马上睡觉”的模式。相反,建议采用“喂奶—玩耍—睡觉”的循环模式:
如果采用“喂奶—睡觉—玩耍”的模式,宝宝醒来时可能处于半饥饿、半疲倦的状态,容易哭闹,妈妈也可能在宝宝尚未完全空腹时提前喂奶,导致宝宝形成“整天吃点心”的习惯。
不过,每天最后一次喂奶(通常在晚上10点或11点左右)可以不遵循此模式。经过一天的活动后,宝宝已经疲惫,喂奶后直接帮他拍背打嗝、换尿布,然后送他上床睡觉即可。
如果宝宝在预定喂奶时间前醒来,尝试转移他的注意力,尽量拖延到喂奶时间。例如:
但如果距离上次喂奶时间已经超过两三个小时,而宝宝仍然哭闹不止,可以灵活调整,提前喂奶。此时的调整不会对整体作息产生太大影响。
通过科学的喂养方式和灵活的作息调整,父母可以帮助宝宝建立健康的饮食和睡眠习惯,为他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