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在出现感冒时都会有一些发烧的症状,所以发烧是感冒的一个排毒现象,通常在正常情况下,如果烧的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采用物理方式进行退烧,如果烧的比较高,就需要采取药物方式进行治疗。感冒发烧一般几天能退呢?
1、感冒引起的发烧会在两到三天后就退去。因为每个人的抵抗力有所不同,所以在发烧时,他的时间也会有长有短。在发烧时,除了可以用退烧后外,还可以采用洗温水澡的方式来进行退烧。
2、如果患者发烧的程度比较高时,就需要采用药物和物理退烧同时进行。可以用酒精擦澡,或者是在肛门里塞一些退烧药。头上贴上退热贴也可以有效的降温,在发烧时,衣服不能穿的太厚,这样不利于散热。
3、发烧时也不能采用捂汗的方式来进行退热,这样只会越捂越热。而且患者如果温度较高,在捂汗的同时就会发生惊厥。这种情况下,就会使患者很虚弱,容易导致更严重的情况发生。
4、所以在出现发烧时,一定要正确对待,不能采用一些偏方。而且发烧时要多喝水,这样也有利于退烧。如果发烧不是很严重的话,可以不用做一些特殊处理,只要患者的精神良好,就不必太过担心。
发烧我们每个人都经历过,有时低烧,有时高烧。无论是高烧还是低烧,都会对身体构成危害,所以很多人出现在37.2度之后,想知道这样的温度考虑到发烧,那么,37.2度算发烧吗?
出现37.2度不算发烧,正常体温(腋下)应为36.5-37摄氏度,不超过37度,37.2度为低热,伴有其他感冒症状时,应采取一些感冒药,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等食物中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日常生活应有规律,不要感冒,适当运动,很快就会好起来。
对于未知的低热不能滥用药物。发烧是人体对疾病发作的反应之一。低热病人服用退热药,不利于该病的治疗。滥用退热药,以及导致白血球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等危险因素。体温在38℃以上时,应考虑使用退热药。
持续低烧应尽快就医,应尽快全面检查。一些恶性肿瘤早期或早期细菌感染症状也属于低烧。
知道发烧时,首先要了解我们最适合的温度,也就是说最标准的温度,我们最标准的温度保持在37度,只要超过37度,就会对身体构成危害,所以超过37.2度,要引起自己的注意,可以通过物理方法降温,尽快将其温度保持在37度。
6个月大的宝宝体温通常稍高于成人,且容易受到环境温度的影响。宝宝在进食、哭闹、运动后,体温可能会暂时升高。此外,穿着过多的衣物或室温过高也可能导致体温升高。如果宝宝的体温波动幅度较小且没有其他异常症状,通常无需担心病态问题。
婴儿腋窝温度的正常范围通常在36.0℃至37.4℃之间。如果宝宝的体温超出这一范围,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处理。
将房间温度保持在25℃至27℃之间,确保空气流通。如果宝宝出现四肢冰凉或寒颤的情况,可使用温热水泡泡手脚以帮助保暖。
如果宝宝的四肢和手脚温热且全身出汗,说明需要散热。此时可以适当减少宝宝的衣物以帮助降温。
用温水(30℃至37℃)毛巾轻轻擦拭宝宝全身,帮助皮肤血管扩张以散热。同时,水分蒸发也能带走体热。
退热贴可以有效带走热量,同时避免过度冷却的风险。
水分有助于调节体温,同时补充因发热导致的体液流失。
当宝宝的肛温超过38.5℃时,可以适量使用退烧药水或栓剂。使用前需核对剂量,避免超量服用。
注意宝宝是否出现咳嗽、腹泻、抽搐、皮疹、精神萎靡等症状。记录发热过程、用药情况及对药物的反应,有助于医生诊断。如果发烧持续超过24小时,应及时就医。
宝宝的体温管理需要家长细心观察和科学应对,必要时及时就医以确保宝宝的健康和安全。
儿童发烧时,尽量避免使用针剂退热,尤其是含有氨基比林及其衍生物(如安痛定、安乃近等)的药物。这些药物副作用较大,可能导致孩子大量出汗,甚至引发虚脱或休克。因此,物理降温成为更安全的选择。以下为新生儿及儿童发烧时的物理降温方法及相关注意事项。
使用20℃-30℃的冷水浸湿软毛巾,稍微挤压至不滴水后,折好敷在孩子前额。每3-5分钟更换一次毛巾,以保持降温效果。
将小冰块和少量水装入冰袋,至袋子半满后排出空气并封紧袋口,确保无漏水。然后将冰袋放置于孩子的枕部。
用温湿毛巾擦拭孩子的头部、腋下、四肢,或者让孩子洗一个温水澡,洗浴时间控制在10-15分钟。通过多次擦洗皮肤,促进散热。
适用于高热降温。准备20%-35%的酒精200-300毫升,用于擦拭孩子的四肢和背部。注意避免擦拭胸前、腹部、后颈和足底等对冷较为敏感的部位,以免引起不良反应。对于新生儿和小婴儿,由于其皮肤较薄且毛细血管丰富,可能通过皮肤吸收酒精而导致中毒,因此不建议使用此方法。
市面上有专为儿童设计的物理降温贴剂,可以有效缓解发烧症状。这种方法简单易用,适合家长选择。
物理降温的核心原理是利用水的导热性、冰块融化的吸热效应以及酒精蒸发时的散热作用,帮助降低体温。这种方法不仅安全,还能保持孩子皮肤清洁,避免药物副作用。
在使用物理降温方法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体质和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如果孩子体温持续升高或出现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物理降温是儿童发烧时安全有效的处理方法,但家长需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式,并密切观察孩子的状态,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相信许多朋友都不知道新生儿发烧的原因,人们常会把“感冒”和“发烧”联系在一起,而对孩子来说,引起发烧的原因,不少都是消化不良、积食闹的,下面妈妈网百科就来告诉大家新生儿发烧的原因吧!
发烧不是病,它只是身体的一项示警征兆,告诉我们身体内恐怕有问题,可能是疾病因素,也可能不是。为什么幼儿容易发烧呢?主要是因为他们的体温调节中枢系统发布还不成熟,再加上身体的抵抗力比较差,受到感染的几率比较高,所以常会有发烧的情形出现。很多身体疾病确实会造成发烧,如各式病毒、细菌的感染发炎、肿瘤癌症、自体免疫疾病、脱水等,这些都需经过各式检查才能确知,且需加以适当的治疗处置,有许多发热是属于非病态性原因所引起的。
引起婴儿发烧的原因有很多,大体而言可分为以下三大类:
1、小儿体温 受外在环境影响,如天热时衣服穿太多、水喝太少、房间空气不流通。
2、生病、感冒 、气管炎、喉咙发炎或其他疾病。
3、如预防注射,包括麻疹、霍乱、白喉、百口咳、破伤风等反应。
温馨提示:
发烧只是疾病的症状之一,而不是全部。小儿科主任宋文举医师表示,医师对于发烧,在乎的是疾病本身的影响及进展,但通常父母只看到疾病外表,如发烧、呕 吐、咳嗽,就慌乱不已。殊不知医师治病,首重病因的发现及能完全治愈的方法,而不是单纯只为退烧而已。所以在某些情况下,会让发烧症状持续表现出来,以探寻内在真正的病因。因此他提醒爱子心切的爸妈,切记不要一味的要求医师退烧,去治疗发烧症状,而是应遵从医嘱,准确的找出引起发烧的真正原因,对症下药。
新生儿发烧是常见的健康问题,其主要原因是新生儿的体温调节中枢尚未发育成熟,再加上免疫系统较弱,容易受到感染。了解新生儿发烧的症状和可能的诱因,有助于及时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
根据体温的不同,发烧可分为以下几个等级:
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可以根据以下体征初步判断新生儿发烧的可能诱因:
当新生儿出现发烧症状时,家长应密切观察孩子的状态并及时就医,尤其是当体温超过39℃或伴随其他异常症状时。医生会根据具体体征和检查结果进一步明确病因并制定治疗方案。
新生儿发烧的原因多种多样,家长需提高警惕,及时采取措施,以保障宝宝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