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运动发育

【导读】肢体运动发育你注意过吗?孩子的发育是有一些个体差异的,而且是有早有晚的,只要是在正常的发育范围内,就没有问题。那么,爸爸妈妈们是否了解宝宝的发育指标呢?

宝宝成长的每个阶段都有具体的发育指标,家长们可以根据这些指标评判自己孩子的发育情况,并做些辅助工作,让宝宝健康成长。那么学龄前儿童有哪些发育特点呢?学龄前(3-6岁)孩子的身体发育相比较3岁以前,现在发育速度相对减缓。但是比后期发展还是要快得多。在3-6周岁这个阶段,儿童的身高大约年增长4-7公分,体重年增加4公斤左右。这个时期由于儿童的各项生理的发育速度很快,因此新陈代谢比较旺盛,但是由于身体的生物机体的机能发育还不成熟,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以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都较弱。

这个阶段儿童的骨骼硬度较小,但是弹性非常大,比较而言可塑性强,因此一些舞蹈、体操、武术等项目的训练从这个阶段就开始了。也正因如此,如果儿童长期姿势不正确或受到外伤,就会引起骨骼变形或骨折。

肌肉的发育现在还处于发育不平衡阶段,大肌肉群发育的早,小肌肉群发育还不完善,而且肌肉的力量差,特别容易受损伤。这个阶段肌肉发育的特点为,跑、跳已经很熟练,但是手的动手还很笨拙,一些比较精细的动作还不能成功完成。

这时儿童的皮肤非常娇嫩,特别容易受伤或受到感染,对温度的调节功能比成人差,因此当外界温度突变时,容易受凉或中暑,因此要及时增减衣服。

所以随着宝宝的骨骼和肌肉的发育,以及神经系统的不断完善,宝宝的肢体运动也逐渐开始发育了。

宝宝肢体运动发育都有哪些指标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1个月内:第一周,胳膊和双腿还没有完全伸展开,蜷缩着身体,当他感觉到很大的声音或突然的动作时会自动拱起背来,伸开手臂和腿,但这些运动多属无意识和不协调的;一周后,宝宝会四肢会伸展,出现一些特定的肢体反射运动,手有抓握的能力。大人把手指放入小宝贝的手掌中,他们会立即有回握反应;观察他睡觉时手是否有自发的握拳和张开的动作。

2个月:两个月时,宝宝俯卧起来大约能支持30秒钟时间,脸与床呈45度。由于先天反射还没消失,会经常赚着拳头。宝宝俯卧,双手放在头的两侧,大人在前面用玩具逗引,看宝宝会不会抬头。

3-4个月:3个月时,宝宝俯卧抬头与创面呈90°,俯卧时可用前臂撑起,可以自己从仰卧转为侧卧,自己的两只小手已经能相握,抓握能长达30秒。让宝宝俯卧,两臂放在头两侧,大人用玩具在前面逗引宝宝;让宝宝仰卧,穿着宽松,手臂能左右活动时,两手会在胸前接触。4个月时,扶着宝宝的髋部能坐、试翻身,俯卧位两手支撑可以抬起全身;能靠坐十至十五分钟,头直立、平稳、背挺直;俯卧时,能昂头与平面呈90度,仰躺时,可以伸长脖子看手够脚;可以有限地弯曲腰以下的肌肉;能提高臀部;俯卧时可以从一边滚向另一边,可以由俯卧滚成侧卧或仰躺。

5-6个月:5个月时,双手扶着宝宝腋下,宝宝能在床上或大人腿上站立两秒钟以上;宝宝仰卧,在其上方悬挂玩具,能抓住玩具;能先后用两手抓住两块积木。

6个月的宝宝在俯卧时,能用肘支撑着将胸抬起,但腹部还是靠着床面,仰卧的时候喜欢把双腿伸直举高。能够较为平衡地背靠枕头坐着,能够肚子贴在地上爬。可以用一只手拿东西。

7-8个月:这个阶段的宝宝已经可以不用支撑坐起来了,另外宝宝的翻身动作已经很灵敏了,肢体动作相当活跃。宝宝的平衡能力发展得相当好了,头部运动也非常灵活。用手指捏东西,会扶杯喝水,会自己吃东西。能够翻身、能够爬、也能够站立。父母可以双手扶着宝宝腋下,看看宝宝是否上下跳跃。观察宝宝是否会拿着两个东西,然后对碰。观察宝宝是否会去捏玩具,张开手让大人抱抱。

9个月:宝宝这个时候已经可以坐如钟了,坐的稳稳当当地,坐着地时候会转身,也会自己站起来,站起来之后可以坐下;扶住宝宝双手让其学走路。观察宝宝坐下的时候能不能不用依靠家俱站起来;大人扶住宝宝鼓励其迈步,宝宝能迈2-3步。

10-12个月:这个阶段的宝宝能够独自站起来,并且靠着学步车慢慢地走几步;11个月的宝宝已经可以在大人用一只手牵着的情况下走路;1岁的宝宝能独立站片刻,不用扶也能走几步,弯腰、招手、蹲下再站起更是不在话下,开始喜欢学走。

一只手可以拿两块小积木,手指的灵活性增强,两只手也学会了分工合作。看看宝宝把玩具扔掉之后能不能自己捡起来,会不会用拇指和食指捏起东西。可以把书打开再合上,喜欢独立完成一些简单的动作,手指的应用也更加灵活。双臂能上下前后运动,能牵着大人的手上下楼梯,能自己玩搭积木;小手也开始变得灵活,会穿珠子、投豆子等。

2岁:会独自上下楼,能金鸡独立;会简单书写;会拍球、抓球和滚球;会做一些生活中的精细动作。宝宝单脚站立2秒以上;会两脚交替上下楼;能写出0和1;能做一些开瓶盖、解纽扣、剪纸等精细动作。

3-4岁:会骑小三轮,能快速跑步,但有时还会跌掉,会使用剪刀,能端装水较满的水杯,能自己脱裤子衣服、穿裤子、穿没有纽扣的衣服;能画直线和简单人物、风景画。

能较精确的把球投儿童式篮球架的框里;能自如的双脚跳过障碍;能自己扣纽扣;会折纸做简单的手工。

5-6岁:可以开始学写字,但还写不好;已经会边跑边拍球,能精确按照纸上画好的线路裁剪图形。能从三层台阶上跳下来,落地平稳;立定跳远在80厘米以上;单脚连续跳30下以上;会花样拍样;会运球跑。具有较熟练的绘画和手工制作技能。

宝宝肢体发育不良有哪些表现呢?肢体运动发育不良指的是小儿运动发育比正常同龄儿童较为落后。对于小于6个月的婴儿出现以下情况,家长应多加关注并且及时咨询医生再作出处理。

1、婴儿身体发软,运动明显减少,这是肌肉张力底下的表现,在婴儿一个月时期表现为多;身体发硬,即是肌肉张力亢进的表现。

2、反应迟钝,大多表现在于听力以及视力上面。这是听力系统损坏或智力低下的早期表现。

3、头围异常,头围是脑发育的形态指标,脑损伤婴儿往往会出现头围异常的现象。

4、体重增加不良,进食减少,哺乳无力。

5、固定姿势,大多是由于脑损伤导致肌肉张力异常所导致。例如弓角反张,蛙位,倒U字姿势等。

6、不笑,3个月婴儿正常会开始微笑现象,运动迟缓则会不笑或者推迟发笑时间。4个月大是不能发声笑。

7、小手紧握,时常握拳不饿能张开,或拇指内收,尤其是一侧上肢存在,不能伸手抓物。

8、身体扭转,3~4个月的婴儿出现身体扭转现象,往往提示锥体外系损伤。

9、头不稳定,如4个月大婴儿坐立是头部无法竖直或者不能抬头。

10、斜视,3~4个月婴儿出现斜视现象或者眼球运动不良。

11、注视手,6个月后仍然出现的情况;临床表现为3~4月大的婴儿不能抬头,7月大的婴儿不能坐立,1岁还不能走路的现象。

以上现象均是运动发育不良的表现,因为小儿不断的生长发育,各种现象也会随着发育而表现的有所不同。因而提供准确的年龄信息对于症状的表现对一怔的诊断和医治是至关重要的。如果你家的宝宝有遇到类似情况,应该及时咨询医生并及时医治。

一侧肢体发育不良怎么办呢?对于身体两侧发育不一致的,有很多的原因,比如一侧肥大症,是指身体半侧肢体和躯体渐行肥大不对称。主要为婴幼儿发病,进展缓慢,至青年期自行停止发展,成年人起病罕见。偏身肥大主要侵犯软组织,表现为肥大部位皮肤变厚、色素沉着,毛发增多,出汗增多,毛细血管扩张而皮肤潮红。肢体、躯干可以出现骨骼增生肥大,严重者呈巨指症、并指、多指、脊柱侧弯、骨盆异常和弓形足。 本病为自限性,到一定程度可以自行停止,目前尚无有效的治疗方法。同时先天性偏身肥大患者发生腹部肿瘤危险性增加,要注意定期行腹部触诊和超声检查。才年幼的时候,父母帮助孩子多做运动也可以缓解发育的不对称。

如何保持让自己的宝宝的双腿发育好呢?许多宝宝刚出生时腿都有点弯曲,爸爸妈妈常误以为宝宝是O型腿,其实这主要由于宝宝在母体中,呈现蜷曲的姿势造成的,这是正常的现象。随着宝宝一天天长大,腿自然就直了。相反地,宝宝一生出来,腿是笔直的,那可要小心注意了,极有可能是先天畸形,要及早检查治疗。

一岁以前,宝宝正经历骨头渐渐从软变硬的过程,在这段历程中,切忌宝宝骨骼承受过多的重力。许多家长给孩子买了学步车,希望他们早点迈出人生的第一步,殊不知学步车的功能是帮助宝宝用脚承受体重,顺利行走,可是过早用了学步车,坐在学步车中的孩子则会跌跌撞撞,好不危险。更重要的是,这种过量的负重会使孩子的双腿弯曲。同样的道理,过早地叫孩子站立和行走,也不可取。

为了孩子强健的骨骼和美丽的双腿,还要给他们营造良好的营养环境。出生时坚持母乳喂养,断奶以后还得给孩子每天喝一定量的牛奶,牛奶是钙质的最大来源,终身喝牛奶,终身受益。如果宝宝不能喝牛奶或喝得不多,也可以从吃的食物入手,像瘦肉、蛋黄,都含有较高量的钙质。

钙质具备之后,还需要维生素D,才能共同维护骨骼健康,但要注意的是,没有经过活化的维生素D是没用的。想要让宝宝吃进体内的维生素D发挥功用,经常到户外晒太阳可是个关键。

怎样预防宝宝肢体运动发育不良呢?对于宝宝肢体运动发育,有三个契机

契机一:

0-2岁。0-2岁是儿童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基础期,主要在于建立各领域及各系统的基本能力,并发展基础情绪与生活作息功能。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前外侧触觉系统以及动作方面的抗重力大肌肉群。

(一)使前外侧触觉系统成熟(敏感)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1、每天提供孩子多元触觉按摩刺激,藉由游戏的方式进行,以至少两种粗细对比的质感对象(例如海绵以及软刺猬玩具)接触孩子的皮肤,尤其是两手手肘以下、背部、两膝以下至踝关节以及脸部脸颊这些区域。

建议在洗澡时以及亲子游戏互动等自然情境下进行,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免造成皮肤伤害,并避免在餐后立即施行触觉刺激活动。

2、提供孩子口腔触觉刺激,可伴随口腔清洁活动同时进行。妈妈可以用手指指尖肉垫或幼儿专用牙齿清洁软指套,以略带压力但稳定缓慢的速度轻轻搓揉幼儿牙龈牙肉部份,以及口腔内部两颊颊肉部份。

建议以循序渐进的方式,先由门牙开始,并配合游戏逐渐增加刺激的时间及广度。但妈妈要注意手指的安全,刺激时以食指动作,并以拇指与中指固定下颚,以避免可能的咬合反射而咬伤妈妈的手指。同时注意不要过度用力以避免搓伤牙龈,若持续有出血现象请停止刺激并咨询专业医疗人员或牙医。

(二)训练抗重力大肌肉群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1、多鼓励孩子爬行并增加爬行时间,尤其是7个月~1岁之间的孩子;对于1岁以上已会走路的孩子,则可在两脚上用重量环(一脚不要超过1Kg)加重以提高训练量及爬行意愿;对于还不会爬的婴儿,则可藉由辅助摆位使其在四肢支撑姿势下尽量维持姿势。

2、可利用充气弹性大球来进行游戏,可将孩子置于大球上,或躺或趴,伴以轻微的上下弹动,藉以刺激孩子运动,以及刺激大肌肉收缩。

妈妈要注意两手应固定在孩子的髋部,对于颈部功能尚未完善的婴儿,应特别注意固定以保护其颈部安全。

契机二:2-4岁。

2-4岁是儿童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转折期,主要在于各领域及各系统基础功能的成熟,并开始发展较复杂性的功能以及基础独立自主能力。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后内侧触觉系统以及动作方面的粗动作功能发展。

(三)促进后内侧触觉系统成熟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1、藉由球池或米(或豆子亦可)箱进行曲辨性活动。

可将玩具(目标物)置于球池或米箱内,并鼓励孩子单以触碰的方式而非目视来找出玩具。可藉由控制目标物与干扰物之间的大小、形状以及质感差异程度来操控游戏的困难度。

2、可提供孩子多元触觉质感的布书或提供大量触觉刺激的玩具。

可藉由布书内不同对象拥有不同的触觉质感,来帮助孩子认识并发展触觉曲辨经验;或可提供孩子粘土、手指膏、沙画等大量触觉刺激的游戏或活动来帮助后内侧触觉系统发展。

(四)训练粗动作功能发展的居家常用方法有:

1、鼓励孩子进行垫上体操活动,诸如翻筋斗、跳跃、拉撑、走平衡木等等简单且基本的全身性大动作,藉此来使用肢体、认识肢体。

2、养成孩子尽量独立动作的习惯;在健康且安全的前提下,尽量让孩子自行独立动作,例如能走则尽量不要成人背或载、能站则不要靠、能坐则不要躺、能自己做的事则尽量不要旁人代劳,藉此训练肢体功能并帮助发展。

契机三:4-7岁。

4-7岁是儿童肢体—动作智能发展的整合期,重点在于各功能领域间的整合,藉以发展出高技巧性与高复杂性的整合性高阶功能,并同时发展相当程度的社交功能。重点的发展项目包括有:知觉方面的前庭系统、动作方面的精细动作功能发展,整合方面的感觉统合功能以及认知方面的基础运思功能。

宝宝在幼年、童年时期非常善于运用整个身体来表达想法和感觉,以及运用双手灵巧地生产或改造事物,爸爸妈妈可要注意培养宝宝们的肢体运动能力哦,留心宝宝各阶段的肢体发育指标,有计划有目标地培养宝宝吧!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
  • 索引
  • 肢体运动发育指什么
  • 宝宝肢体运动发育的指标
  • 宝宝肢体运动发育不良的表现
  • 宝宝一侧肢体发育不良怎么办
  • 怎样预防宝宝肢体运动发育不良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