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反射

【导读】新爸妈们有没有发现,宝宝在他出生的第一个月里面会出现很多动作?试一下把你的手指放入宝宝的口中时,他会反射性地吮吸哦;给宝宝一束明亮的光线,他会紧紧闭上眼睛哦。这些可爱的小动作,有没有让你内心赞叹:“我的宝宝好可爱哦!”其实这些都是宝宝的原始反应哦,是宝宝与生俱来的能力。

原始反射就是指宝宝一出生就有的能力,当外物刺激时会不自觉的做出反应。这与后天形成的条件反射刚好相反,原始反射没有通过任何训练,与生俱来。正常的新生儿一出世就有一些先天的反射。

新生宝宝是否拥有原始反射,能够反映出你宝宝的机体是否健全,神经系统功能是否正常。有些早期异常也可从这些反射的变化中看出来。

如你把拇指同时压在新生儿的两侧手掌,他的嘴会张开,并向前低头、有闭眼的动作,这叫巴巴啃,这种反射在出生后即已出现,6周后会逐渐减弱,如果生后4个月仍持续存在,则表明有脑部病变。当你用手指抚摸新生儿的脸颊时,他就会转向抚摸的这一侧并张开其嘴。

新生儿来到世界的一个重要本能是“准备吃”,而觅食(或寻找)反射就是为了使其容易获食。在新生儿安静觉醒状态下,母亲将新生儿抱在怀里,使新生儿左颊触碰其母乳头,此反射先会引起婴儿将头转向左侧,并张开上下唇,然后寻找并咬住乳头开始吸吮。这种生后即出现的反射叫原始反射(又称新生儿期暂时性反射),这类反射是新生儿生后所特有的本领。

随着年龄增加,中枢神经系统逐渐发育,这些反射会逐步减弱消失。

新生儿为什么会有原始反射?这些不受意识控制的反应是人类一生下来就具有的。

这些反射说明了人类进化过程的某些情况,即人类是从比较简单的生命形式进化而来的。在婴儿身上发现的这些原始反射现象,反映了婴儿的神经系统是受皮层下控制的,因为大脑皮层的成熟能够抑制这些反射现象。

其中,有些反射行为在生命的第一年内就消失了,而那些虽然是保护人体组织的反射,如瞳孔反射、打噎和打喷嚏等,却不会消失。

原始反射的作用除了上面讲到的,通过这些反射可以判断婴儿皮层机能的成熟程度,断定他们神经发育是否正常外,还是为以后宝宝各项能力发展做铺垫。

1、生存的基本需要。如觅食反射,吸吮反射。

2、自我保护。如拥抱反射,游泳反射。

3、情感交流。如吸吮反射、抓握反射。

4、锻炼肌肉和骨骼,帮助大脑和脊椎建立连接,为进一步成长做准备。

上面已经说到,原始反应会随着宝宝年龄而慢慢消失,但也有很少数婴儿仍保留条件反射,为什么呢?对此,尚无固定答案。可能是由于在受孕期间、出生时或出生几个月时遭受到的一些外伤所致。这些外伤可能源于物理、荷尔蒙、化学或其他方面的原因。

遗传因素就可能会对原始反射的抑制造成影响。通过调查和数据采集发现,饮食和环境也可能会发挥作用。如今,食物变得越来越精细,转基因使用越来越广泛,化学添加剂充斥在食物中。相比较而言,子宫内的环境会好很多,因为很多化学成份和荷尔蒙要通过脐带过滤后传送给婴儿,这就使其食物摄取的途径和内容更清洁而有力。

【寻乳反射】

当妈妈用指尖轻触宝宝某一边的脸颊、嘴唇或嘴角时,宝宝会张口并把脸转向被碰触的那一边;若轻触其上嘴唇,宝宝的头会往后仰;轻触下嘴唇,下巴则会向下压,试图寻找碰触的来源,这些反应就是寻乳反射。

什么时候消失?

随着宝宝渐渐成长,寻乳反射会逐渐消失,尤其清醒时的寻乳反射消失得更快,在宝宝6个月大前后会完全消失。

【吸吮反射】

如果妈妈将手指放入宝宝的口中,他会自然地吸吮,而且也常会吸吮自己的手,甚至直接吸吮接触到嘴唇的东西。

什么时候消失?

吸吮反射不会消失,但会随着成长而变成一种可自我控制的能力,并从吸吮进展到咀嚼阶段。

【抓握反射】

有物体接触到宝宝的手掌时,宝宝会立刻将物体握紧;若是刺激脚掌,则脚趾头会立刻向下,脚掌紧缩(脚底反射)。

什么时候消失?

抓握反射通常在2~3个月大渐渐消失,与此同时宝宝开始学习抓、握等精细动作的运用,有时也会持续到5~6个月大;脚底反射则能持续到宝宝10个月大。

【吞咽反射】

吞羊水是宝宝在胎儿时期就会表现出来的一种吞咽反射,出生后的宝宝吞咽反射已经健全,但是偶尔还是会因为溢奶或吃奶太急而有咳嗽的反应,甚至出现轻微的呕吐。

什么时候消失?

吞咽反射并不会消失,而且小宝贝的整个口腔运动会随着呼吸、吸吮与吞咽等动作而发展,从而使得喝奶更加顺畅。

【蒙洛氏反射】

妈妈用一只手支撑住宝宝的肩膀,另一手将其头部抬高15度,再突然让宝宝的头轻轻往下坠落,这时会看到宝宝的两手臂会先伸直且外展,手掌也张开,脊柱与躯干亦伸直;之后手臂弯曲成拥抱状,手掌也握起拳头,整个人像吓了一大跳的样子,往往还伴随大哭。这就是“蒙洛氏反射(或称拥抱反射)”。

什么时候消失?

通常到了3~4个月大之后就会消失。

【牵引反射】

宝宝平躺时,握住宝宝的双手,并顺势往上拉,此时宝宝的脖子先往后仰,然后会用力往前方提起,手脚会自动弯曲,看起来仿佛想要自己撑起来似的。

什么时候消失?

头颈3个多月后就较能自主活动了,也较不易东倒西歪了。

【踏步(走路)反射和抬步(缩脚)反射】

扶着宝宝的腋下,使宝宝保持站立姿态并让脚着地,当他的脚底碰到硬物时,会自然地做出交替往前踏步的动作,这一连串的反应即为踏步反射。

什么时候消失?

通常在宝宝8个月大后变得不明显。

【不对称颈张力反射】

将仰躺的宝宝的头转向一侧,其同侧的手脚会伸直,对侧的手脚则会弯曲,犹如“拉弓射箭”的动作。但练医生提醒,此反射并不一定一出生就有,妈妈最好等宝宝约1个月大后再试试看。

什么时候消失?

通常在宝宝6~7个月大时消失。

原始反射,是为日后各种功能的形成及姿势反射奠定基础的。其中姿势反射,则为其他系统的有效运作搭建框架。反射系统的发展与大脑的成熟保持一致。每种反射都会在中枢神经系统、肌肉、知觉、认知和情感等功能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家长可以通过为孩子营造适合的环境来促进他们的发展和学习。当学习、行为和语言的发展与感知运动系统的职能相关联时,“运动”便成为他们的中心。感知运动系统中的无数联结就会形成感觉认知能力,并为发展中的运动目的设定目标。最好的方法就是为孩子提供各种探索世界并与之互动的机会。

10项有益提示:

1.当婴儿出生后处于苏醒状态时,尽快把他们放到父母面前,让他们习惯于彼此面对面。此姿势使宝宝通过反复扭动的方式来感受刺激,对抑制原始反射很重要。俯卧,将加强婴儿的颈部力量,对原始反射的整合及促进,姿势或自觉运动的发展至关重要。

2.对反射的主动抑制,可借助对皮肤、皮肤关节下的神经末梢、肌肉以及韧带进行按摩来完成。从婴儿期开始,家长就要持续每天为他们按摩身体的各个部位。

3.通过内耳前庭刺激来抑制原始反射和加强平衡感。如晃动、摆动、旋转、滑行和摇荡都是非常有效的刺激。它们在增强内耳前庭感觉和功能提升方面给予适当的帮助。

4.做一些能锻炼婴儿肌肉张力和加强身体意识的练习,同时加强全身肌肉力度以帮助日后进行运动。在进行练习时,动作应缓慢轻柔。

5.当跟随音乐哼唱和移动时,家长可同时抱着宝宝进行蹦跳、摇荡、晃动等练习,这既是按摩也是内耳刺激。与宝宝共舞会促进其平衡感、空间意识和身体意识的发展。他们将通过舞蹈中的各种动作来学习有关空间、形式、时间和节奏等知识。

6.使用童谣和歌曲来培养节奏感、记忆力和身体协调性。与宝宝对话,可以鼓励他们跟随你的声音进行模仿。在一岁以内,就要为他们建立起大脑与语言学习之间的关联—即大脑要与那些有助于语言理解的有益元素进行组织和联结。

7.为宝宝提供含有不同节拍、音调和音阶的音乐体验。演奏古典音乐可让大脑的听力区域创造全脑刺激。音乐,可以同时通过身体和精神为神经系统的发育带去益处。

8.所有对内耳产生刺激的动作也会对视觉产生刺激。视觉的发展与其他感觉有着紧密关联。帮助宝宝协调他们的视觉、听觉与动作;鼓励宝宝根据不同声音来扭转头部;鼓励他通过匍匐爬行去寻找和触碰物体。其过程可表现为,悬挂起一个摆动的物体,宝宝就能够向着物体的方向爬行,但他们在途中会撞到事先搭建起的障碍物。

9. 把地板作为宝宝的游乐场,有意识的移动,可以很好地刺激大脑中的神经通路。当宝宝在一定空间内通过协调来学习移动四肢时,他的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和味觉以及头部的位置控制都得到了发展。头部控制可以通过向前移动、抑制原始反射和发展肌肉张力来完成。手膝爬行,是继匍匐爬行后感觉运动发展的又一个重要阶段。通过手膝爬行,宝宝学会用“十字型”来保持平衡,这在大脑中会留下重要痕迹,有利于日后发展。当宝宝尚未准备好的时候,不要试图让他们尽快地学习坐或走。不是看他多早就学会走路,而是看他在学会走路前,了解到多少自己世界里的东西,这些将影响到他今后的学习和智力发展。

10.为宝宝提供健康饮食并选择婴儿类食品,这对宝宝的发展、健康和学习会产生重要影响。很多化学制品和食物会引起和延续宝宝的行为和学习障碍。

* 本文所涉及医学部分,仅供阅读参考。如有不适,建议立即就医,以线下面诊医学诊断、治疗为准。
查一查能不能吃
食物分类
  • 选择食物分类
  • 五谷杂粮
  • 食物加工篇
  • 蔬菜/食用菌
  • 肉禽蛋/野味
  • 水果
  • 水产品/海鲜
  • 调味品
  • 饮品/饮料
  • 零食/小吃
  • 豆/乳/奶制品
  • 干果
  • 补品
  • 草药
适用人群
  • 选择适用人群
  • 不限
  • 孕妇
  • 产妇
  • 哺乳期
  • 婴儿
能不能吃
  • 能不能吃
  • 不限
  • 能吃
  • 慎吃
  • 不能吃
查看结果
  • 索引
  • 宝宝原始反射是什么
  • 宝宝原始反射的原因
  • 宝宝原始反射有什么作用
  • 宝宝原始反射的类型有哪些
  • 为何一些宝宝仍保留原始反射
  • 如何利用原始反射增强宝宝的学习能力
  • 相关百科
  • 相关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