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影响身高,我们现在知道目前的成年人1米8的身高非常常见,但是再往前想他们的爷爷,比如说50后、60后这一代人,一直到70后、80后,一直到90后、00后,爷爷的身高1米6,爸爸的身高1米7,到了孙子的身高1米8,这个是非常可喜的变化,这个变化怎么来的,吃的好了,为什么吃的好不能从原来的1米6生活改善以后直接吃到1米8,实际就是表观遗传,环境因素对我们基因表达所带来的影响,他在代际之间可以积累,这种积累我们可以看到身高伴随不同代际之间在提高,但是我们的肥胖也是在代际之间积累的,我们很多孕期妇女,孕期糖尿病的发病风险也是在代际激烈的,目前的00后、90后生产的母女,她们患糖尿病的风险有可能在她们的妈妈,60后、70后当时怀孕生活饮食水平改善过度饮食来来的风险凸显出来,它们都受到同样环境因素的改变,我们希望大家有更好的影响,通过膳食获得更好的营养知识。
右边是孕期妇女各类食物的推荐摄入量,我们希望孕期妇女每天有300-500克的蔬菜,但是数据现实蔬菜的消费量200克不到,这些年来我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我们蔬菜的消费量不增加。
这种膳食情况下,我们希望孕期妇女可以每天能够通过膳食摄入到115毫克的维生素C,但是目前的膳食状态只摄入了73,所以差距很大。哺乳期的妇女,中国有非常发达的月子文化,我们妇女生孩子之后怎么吃怎么喝,非常多的规矩,但是实际大家看到,产后不许妇女食物摄入符合推荐的紫色的比例非常低,很多时候要么过渡摄食,要么摄入不足,比如蔬菜水果的消费量非常低,因为我们的月子膳食文化里面不主张妇女摄入比较生冷的食物,所以蔬菜、水果的消费量很低。
我再举一个例子,我们在营养学当中希望产后妇女如果为了用更好的乳汁哺乳婴儿,每天通过膳食当中最好摄入150毫克的维生素C,大家看看膳食调查里面,目前我们产后妇女维C的摄入量只有62、61。所以我们反过来,我们特别重视月子里面发奶,给产后的妇女每天一只鸡和猪蹄。
我往下走我们看目前面临的困难和任务,首先第一个就是观念的问题,我们所有人的观念都有问题,和营养健康有关系的问题当中食物、饮食、营养,对于社会大众来讲我们谈的营养往往是山珍海味,名贵食材的东西,比如说燕窝、鲍鱼、海参等等,对于老百姓来讲吃多、吃贵、吃面子是饮食当中最好的驱动力。从专业的角度来讲,营养与膳食当中的食材的成本没有什么关系,食材的价格跟他的供应和他的资源有关系,但是和营养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真正营养是合理搭配各种食物都有他的地位。
营养专业的人员我个人理解,很多营养的专家只想吃饭是为了吃营养,其实这是一种自作多情的想法,因为老百姓吃饭不是为了吃营养,老百姓为了吃多吃贵吃面子吃口味。
另外一个我们特别仰仗的比如说医生的群体,老百姓有营养问题会咨询医生,但是现在的医生懂营养吗?现在大部分的医生是不太懂营养的,为什么?我们在教育体系当中以前没有营养知识学习,突然之间怎么能懂,因为这是跨一个专业,所以我们要进行持续不断的教会,这两方面造成了价值观的错位。也就是到目前为止我们的饮食价值观一直存在于原来贫困生活下演绎到今天没有发生根本的变化。
按照营养学的观念,我们现在肉类食物过度饮食,所以猪肉贵了,我们少吃点猪肉,更有利于健康。老百姓根深蒂固是他美好生活当中非常重要的方面,这方面我们剖析一下老百姓吃饭当中的驱动力来自什么地方?很多营养专家吃饭是为了吃营养,其实不是的,老百姓吃饭是为了吃饱肚子,这是非常低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