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嘉宾演讲

  在走访的基础上我们形成了一些初步设想。第一步从教指委的角度来讲关于大学要不要设立本科专业来培养早发人才。我们在中华职业分类大典中发现蔡老师已经提出了婴幼儿发展引导员这一职业名称,后续进一步的内容还有待丰富。这一职业属于职业大典中的第四大类“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主要针对高职高专的教育。我们研究之后提出,基于社会的需求这个专业本科教育也是需要培养的。如果本科要设立这个专业,比如我们教育学教指委有几个专业,中文专业培养语文老师,数学教育是培养数学老师,早发专业是培养哪个职业的出口,我们现在初步设想是培养婴幼儿发展引导师或者是儿早保教师。这个专业有两个知识模块必不可少,一个是保育一个是教育。这样,在高校相关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如果申请设立这个早发专业是可以的。

  儿童保教的核心能力该怎么界定?PPT图中,左边是美国的标准,右边是英国的,中间是蔡老师做的婴幼儿发展引导员,底下这个是我们国家的幼儿教师标准。我们对比这四个标准之后,觉得有一些可以融合的地方,也有一些不一样的地方。我们现在对早发专业人员核心的专业化能力架构包括这样六个维度。第一个是儿童发展知识,这个模块是基础。第二是保健与养育,我们卫健委那个口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口。第三是儿童早期教育教学,和我们刚才说的那几个故事、绘本、玩具都在这块。第四是儿童早期发展的评估。第五是一定要明白儿童福利、安全与风险等。最后就是作为儿童早发教师的专业综合素养包括职业道德。

  做了六个模块之后,我们把模块知识进行细化,可以发现细化标准和各国标准的具体内容都能够有所对应。以儿童早期发展的专门知识为例,这一维度的细化标准,分别能够与英国标准相关内容的第五条(以B5表示)、美国标准的第一条(以U1表示)等等对应。以此类推,我们对六个模块的知识分别做了对照,具体内容这里就不再说了。

  我们刚才说了核心的知识与能力,那么这些知识和能力该怎么去培养?培养和衔接体系是什么样子的?这批人既可以来自社会上有爱、做妈妈女性,也可以来自高校培养的学生,还可以来自已经工作的群体。我们可以做这样的衔接,对于本科来讲其实我们关注的是高级这部分。同时向上可以延到专家部分,向下可以延到中级和初级,初级是中专毕业就可以进入,并至少应该有半年的行业经验,是非常初级的保教员。中级保教员是大专毕业,具有相关的经验包括实践的基础。课程体系有四部分,包括相对容易一些的基础课程,还有进阶课程、强化课程和研究类课程,分别有不同的实践经验要求。本科集中在第三阶这部分。总之,有不同学历层次、不同实践经验的人可以进入到这个体系中获得得不同的资历资格,这是培养和衔接的体系。

  目前,我们在清华的教指委秘书处,借助于卫健委的委托课题,正在编写专业化人才标准体系的相关文本。同时,我们已经找到了幼儿师范等高校试点单位,尝试这套课程体系怎么可以落实下去。我们课题组已经完成了六方面课程的PPT的课件,到明年年初整个Word课件文本可以出来。在这个能力框架下,认证跟衔接体系和整个大的环境都有关系。所以说多元融合是一个非常好的话题,无论是认证衔接体系和大的政策环境都是需要多元体系的支持的。

  此外,为了做这个研究,提供给卫健委相关标准,我们还希望这一教师的培训体系是有用的,为此我们还采集数据进行专题研究。一个是我们自己初建了两个点,一个在中关村国防科技园,另外一个在经济水平相对较低的在涿州。试点项目用我们的教师培训课程和体系做定制教师干预,并搜集相关数据,这是试点班和对比班的准实验研究。推广研究就是计划在雄安新区启动养育未来这个计划。在跟蔡老师沟通、当地家访和教师访谈基础上,我们进行专业的师资培训,在教师质量上进行干预,这是新的2.0的模式。希望这个自然实验的研究能够为项目发展提供参考、锦上添花。

  感谢组委会给我提供机会分享教指委的相关工作,期待更好的结果,谢谢。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