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教育研究院副院长、教育部教育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秘书长李曼丽教授
李曼丽:首先我非常感谢组委会的邀请,我将分享清华大学课题组,和教育部教育学本科专业教育指导委员会的相关工作。对今天的主题安排我觉得非常有兴趣,我们今天的主题是多元融合构建母婴行业新生态,多元融合也是我们做这个工作当中一个深切的体会。0-3岁工作不是一个人可以做起来的事情,一定是一个多元融合的事情。
刚才大家听到了三个部分的讲座,我们有投资方比如说阿里,我们也有技术方比如说微软,我们还有政府方的上海教委成立了托育处。在这个过程中会慢慢的发现代表专业团体的力量也在参与,我自己工作的单位是清华大学教育学院,清华大学教育学院其实关注学前教育也是近两年的事情。这是因为有一个特别的契机,我们承担了全国的教育学本科专业的设置以及评估工作。从2015年开始,全国的教育学本科教学指导委员委依托的单位是清华大学,在这个过程中清华大学要组织协调教育学一百多所院校开设新专业的教育教学理论研究和本科专业设置评审。从2015年开始就有不少高校纷纷提交申请,希望可以设置早发专业。
这对我们教指委秘书处来说也是一个新的工作:我们以什么样的标准和依据去判断是否可以设立早发专业?这个时候因为我们是教育部主管的专业团体,就去教育部申请是不是可以做这样的工作。得到的答复是教育部主要负责3-6岁及以上年龄阶段的教育,比如说学前教育、小学教育、中学教育以及大学教育等,而0-3岁儿童发展的主管部门暂时不明确。我辗转又找到了当时的卫计委,并跟曹司长所在的单位取得联系,反馈了我们现在要审批这个专业工作的需求。所以卫计委妇幼司跟我们沟通之后特别设立这样一个课题,对此我们非常感激。不管怎么样,首先把这个活干起来,以后再说这个工作怎样协同融合。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探讨一种新的专业是否应该设立,就要研究这个专业培养人才的标准应该是什么样子?我们做了一些文献的工作。首先大家现在看到的是,美国至晚从1979年就开始关注儿童教育的立法问题,一直持续到奥巴马新政时期不断推出关于儿童教育的一些立法。大家看到PPT右边最下部密集的立法是0-3岁的立法,是09年开始的,也是从世界早发大会以后,各界都纷纷知道出生头一千天多么重要,0-3岁多么重要,美国也有这样的过程。美国最新的报告指出,在0-3岁当中教师队伍非常重要,没有一个优质的教师队伍很难确保给儿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因此他们现在也注重关于0-3岁阶段教师的立法。
例如,NAEYC是美国早期教育领域的一个权威机构,是第三方团体。他们为美国的大专、本科和研究生分别制定培养标准。通读标准可以发现他们对幼儿教师有这么几个维度的要求。第一个是儿童发展的知识,这对于专业人士来讲非常根本。其次,和3-6岁幼儿教育不一样的地方在于0-3阶段教师与孩子的家庭和所在社区的合作非常密切。再次,要掌握对儿童发展进行回应和评估的能力和工具。还有0-3岁阶段和3-6岁阶段学前教育中对于教学方法和养育策略跟小学、中学都非常不一样。另外就是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刚才像我们瞿老师说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上海的标准对实践经验也有一个很强的要求,至少有六年的经验才能进入这个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