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生自杀身亡 遗书称父母可以轻松了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网易


  这可能是杨媛在复读一年中遇到的最大挫折。这个平日里爱笑的女生“哭得很伤心”,不止在一个朋友面前表露过难受。

  在杨媛的父母看来,女儿是爱跟他们说心里话的。但其实,杨媛在离开这个世界时,还是带走了一些她不愿意告诉父母的小秘密。

  说起女儿的复读,胡群芳一直以为,“学费不花钱”。杨媛从没向她提起过辅导费的事。她找几个要好的同学借了钱,一直到高考结束,才还完这1300多元。

  那段时间,杨媛总说自己“身体壮”,嚷着要减肥,晚上不去食堂吃饭。复读班的同学大多每周花销120元左右,家里给杨媛80元,但是她“最多只花50块”。

  另一个秘密则是她这一年的关键词——分数。杨媛每次向母亲汇报自己的考试成绩时,都会略微“修饰”一下。在胡群芳的印象中,女儿跟她说三次诊断考试的分数分别是“510、490、500”。但是,从她的成绩单来看,这是她给自己“加分”后才可能达到的分数。

  她背回家的那个灰色书包,至今还放在她的床上。书包的最里层,几本复习资料中间,夹着几张叠成豆腐块儿状的考试成绩表。

  正因为不是亲生的娃娃,所以要加倍地爱她,娃娃身世太可怜了

  高考成绩公布的日期一天天临近。

  连日来,亲戚们询问杨媛考试成绩的电话越来越多。她不愿意接,让胡群芳去应付那些“七大姑八大姨”。

  但她很愿意和父亲通电话。几乎每周六晚上9点,她都要准时和父亲打一个电话,对父亲嘘寒问暖,嘱咐“爸爸在外面做活要注意身体,在拉萨要穿暖和点”。即便在等分数的这段时间,也不例外。

  杨富强想到,8月底女儿就要满20岁了。他念叨着,等杨媛上大学后,给她的房间换一套新家具。

  父亲一直对这个女儿有着特殊的偏爱。然而,他一直不敢亲口告诉杨媛一个事实:她并不是自己和胡群芳的亲生女儿。在她出生后不久,她的亲生父母因为“不喜欢女娃儿”,把她抱给杨家收养

  “正因为不是亲生的娃娃,所以要加倍地爱她。娃娃身世太可怜了。”这是杨富强心底的想法。

  上小学时,杨媛从邻居的闲言碎语里听到自己的身世,她曾经向最要好的朋友袒露过这个人生秘密。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