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生自杀身亡 遗书称父母可以轻松了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网易


  6月22日下午,老板娘问杨媛:“来客人,咋个不招呼?”

  一贯懂事的杨媛却反问她:“凭啥子我要用笑容去招呼他们?我不喜欢打工,只挣一两千块钱。我要凭自己的能力考出去。”

  晚上9点,杨媛从餐馆往家里走。快进屋时,她碰见在家门口和别人聊天儿的母亲胡群芳。她从母亲手里接过一个金色手机,准备用它接收高考成绩的短信。她一直和母亲共用这个手机。父亲曾经花300块钱给她买过一个山寨的苹果手机,但她一直把它放在书桌的抽屉里,因为不想多花手机费。

  再过一个小时,她就会知道自己今年的高考成绩。

  激情与悲壮的交响诗篇中,那个柔弱的音符

  6月25日傍晚,杨富强往碗里挑了几根青菜,吃完半碗绿豆糯米饭,就抱着厚厚一沓冥钱,出门了。今天是杨媛下葬后第三天。按照当地的习俗,这天要给死者上坟。

  女儿的墓碑前,杨富强蹲下来,卡其布裤子膝盖处还露着几个破洞。他点燃手里的冥钱,叹了口气,说:“还指望你给爸爸送终,现在爸爸给你送终。想爸爸,就回来看下。”

  这个父亲没有见到女儿最后一面。杨媛自杀当晚,大伯在村口公路的辅道上找到已经昏迷的她。在医院抢救过程中,她醒过来一次。大伯问她:“媛媛,你怎么了?”

  “我眼睛看不见,肚子疼。”她说。

  “你吃什么了?”大伯接着问。

  “农药。”

  “吃了多少?”

  “3颗。”杨媛的声音越来越微弱。

  10分钟后,她在母亲的哭声中离开了。

  杨媛的坟上,铺满了黄色菊花和百合花。这是下葬那天,她的同学送来的,此时依然开放着。

  她的8个高中同学,还站在坟前,为她唱了一首《小酒窝》。杨富强说,“有200多个同学先后来送过她。”

  6月23日上午,崇庆中学高三学生来学校拿高考成绩。李慧蓉发现,杨媛没来。

  学校门口的橱窗里已经贴上了红色喜报。喜报上的文字充满了胜利的喜悦:“崇庆中学高2013届是崇州人民的骄傲,更是激情与悲壮的交响诗篇。”

  今年高考的成绩,被学校视为历史性的突破,“今年我校高考一次性重点、本科上线801人创历史之最,这样骄人的成绩,是圈内人无法漠视的”。

  同时,学校还称,近年来三本线下40分以内的补习生上重点、本科线率为98%以上。显然,杨媛是那个极少数的“2%”中的一员。

  杨媛的“高四”同学习惯称自己是“复读生”,但是学校对外说他们是“补习生”。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