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落榜生自杀身亡 遗书称父母可以轻松了
编辑:南岭雪 | 出处: 网易
杨媛决定复读一年。她曾经说过:“我相信高考是最公平的改变命运的一种方式。”坐客车都会晕车的她,却一直想“考到四川以外的地方去上大学”。
这个开朗爱笑的女孩,经常在跟朋友说起父母打工养活自己如何辛苦时,直掉眼泪。这让朋友们“无所适从”。她曾向最好的朋友吐露:“我一定要考上一个好大学,找一个好工作,回报他们。”
复读生和应届生不同,明年几乎没有机会,已经无路可退了
杨媛和大多复读班同学一样,都觉得“复读生和应届生不同,明年几乎没有机会,因为没有青春再来一年,已经无路可退了”。
去年,班上50多个同学参加完高考,有十几个人选择复读一年。在崇庆中学往届的复读生中,还有人考上清华大学。
这一年,杨媛更加努力,改掉了“静不下心来学习”的坏习惯,还会克制自己爱哼歌的“毛病”。在她的课桌旁边,放着一个边缘破损的白色整理箱,箱子里堆满书本和试卷。她的教科书,大多书角翻卷起来,纸张揉得像是一碰就会破掉。
有时,同桌李慧蓉看到,杨媛在看书时会走神,对着窗户发呆。对此她解释说:“我想的事情太多了。”
杨媛有个习惯,每次考完后,会在成绩表上做一组计算题。高考前的“二诊”,她考了457分。她在成绩表上各科分数的旁边,给语文加上“1分”,数学加上“17分”,英语加上“17分”……这样,她的总分就可以达到“520分”。她还算了一下,“520-457=63”。在竖等式的旁边,她写下一行字:“相信自己,脚踏实地。”
她几乎没有清晰地跟人描绘过,到底要上哪所学校,读什么专业,将来从事何种职业。但是,她对同学说,“一定要考上‘二本’,还要冲‘一本’。”
她跟父母说过,“三本”学校太贵,所以不想读。去年高三,她还想过考军校,因为费用全免。她参加了体检,填了政治审查表,但最终分数不够,没考上。
一旦考试分数要和钱挂上钩,这个大大咧咧的女孩,就会显露出她的脆弱。
在李慧蓉的记忆中,杨媛在复读时情绪最沮丧的一次,是因为今年1月的“一诊”成绩不理想。在这次考试中,她的成绩排名比以往下滑了20多位。按照学校规定,这个分数不在“费用全免”的档次,要交1300多元的“辅导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