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没完没了”的动
在渴望宝宝长高的妈妈心中,运动也是长高利器。听说多运动能长个,详细周密的计划就马上出台,什么运动都尝试,恨不得要求宝宝全天都在动。事实上,拉伸、跳绳、游泳这样的运动能够有效牵拉肌肉和韧带、刺激骺软骨增生,然而过量或不适宜的运动反而会对长高很不利。比如跑步这种典型的撞击运动,适量就好,一旦长时间跑步,频繁的冲击力会对关节处的骨骺发育造成很大影响。而类似哑铃、拉力器、摔跤等负重、收缩或压缩性的运动也会对关节和骨骼造成不必要的刺激,从而影响长高。
对策:拨乱反正促进“正生长”之——合理运动
想让宝宝长得高,运动是必须的,但一定要合理适量。妈妈应该多花一些时间去培养宝宝的运动兴趣,切实了解宝宝的运动量,制定合适的运动计划。在人体长骨的两端,有骨骼生长的骺软骨,未成年时期骺软骨不断增生,骨骼就会不断增长。因此,合理适量的运动是非常积极、有效的促长方式,对脊柱和四肢骨骼的增长也很有帮助。舞蹈、短跑、单杠等轻松活泼、自由伸展和开放性的项目都是宝宝运动的好选择,研究表明,心率达到150次/分钟以上持续运动5分钟能够激发生长激素的分泌,峰值出现在运动20-30分钟的时候,所以持续的一定强度的运动对生长是有益处的。
3、“不厌其烦”的说
很多妈妈对宝宝的身高过于关注——“不好好吃饭长不高!连隔壁的小弟弟都比不过!”“长不高别的小朋友都会笑话你!”……如此不厌其烦的碎碎念,让这份“苦口婆心”也成为了身高增长的“拦路虎”。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孩子长期处于紧张、压抑的氛围,极有可能影响生长激素的分泌,从而影响身高发育,这种情况被称为“精神剥夺性矮小”。所以家长如此给孩子增加心理压力,会影响到身高发育。
对策:拨乱反正促进“正生长”之——轻松氛围
育儿专家指出,身高的增长依赖于相关激素的调节和控制。婴儿期至青春期前,主要依赖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而青春期以后,还会受到性激素的影响。生长激素作为促长的主要因素,在睡眠和运动时分泌量较多,在情绪低落时则分泌较少。所以,心情愉悦、健康快乐的宝宝因为受情绪的干扰少,睡眠也会好一些,自然身高也会长得快一些。而经常处于紧张、焦虑环境中的宝宝,生长激素也会自然低下,从而影响身高增长。
宝宝不是雨后的春笋,给点阳光雨露就会节节拔高,只有科学谨慎的促长方法,才能有效帮助宝宝长高,妈妈一定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别让关心则乱阻碍宝宝成长的步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