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维生素D:能维持血钙平衡
人体对钙的吸收运转的幕后功臣确是维生素D。维生素D促进小肠粘膜对磷的吸收和运转的同时,促进肾小管对钙和磷的重吸收,以增加身体的基础骨量。充足的维生素D是保证最佳钙吸收的必要条件,没有活性维生素D,膳食中的钙吸收不到10%。维生素D有助于新骨的钙化,又能促进钙的游离,从而使骨质不断更新,能维持血钙的平衡。维生素D的日常来源较少,为妈妈广为人知的则是通过太阳中的紫外线合成维生素D,但是小宝宝的皮肤娇嫩,不宜直接暴露在太阳下直射,而且隔着衣服、玻璃等都是无效的,所以通常都会建议额外补充。
3、维生素A:促进长骨增长
维生素A又称视黄醇,视黄醇与基因的调控有关。维生素A可以维持智力和视力的发育,同时,维生素A维持牙釉质的坚固,预防蛀牙,还能促进铁的转运、预防贫血。而对于身高和骨骼来说,维生素A发挥着比其他营养素更重要的作用。首先,维生素A能促进蛋白质生物合成,有助于细胞增殖和分化;其次,维生素A可促进骨细胞的分化和平衡,提高骨骼(尤其是长骨)生长速度。此外,维生素A还参与软骨素、促进生长激素的分泌,这都与身高增长密不可分,有明显的增高效果。维生素A的主要食物来源看似不少,但主要集中在两大类食物:动物肝脏和深色蔬菜,但因前者是解毒器官,不宜过多食用;后者中转化率极低,无法补充到位,所以与维生素D相同,需要额外补充。
很多妈妈看到这里就会发现,医生往往建议宝宝从出生后服用维生素AD制剂(以伊可新为代表),这是因为维生素AD不仅在生活中的来源很少,宝宝无法摄取足量。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二者协同作用,对于宝宝长高至关重要,可以起到1+1>2的效果。维生素A可以维持骨质代谢,促进长骨形成和牙齿发育,缺乏可使破骨细胞数目减少,成骨细胞功能失控,导致骨腔变小。维生素D可以增加肠道对钙磷的吸收,增加肾小管对钙磷的重吸收,促进成骨细胞的增值和破骨细胞分化,保证骨骼的生长发育。两者同时补充,才是促进宝宝长高的正确打开方式。对于制剂的选择,可以选择像国内比较著名的伊可新维生素AD滴剂,口碑好、信赖度高,而且维生素AD的配比科学,符合婴幼儿日常维生素AD的需要量,安全性方面更有保障。
4、钙:骨骼发育的基础
钙质对骨骼的作用家长们都很清楚,就不赘述了。家长平日应多给宝宝食用含钙量高的食物,例如牛奶、酸奶、奶酪、虾皮、海带、牡蛎、豆腐、甘蓝菜、花椰菜、白菜、油菜等。如果宝宝可以从饮食中正常获取足够的钙(目前国际标准为500毫克/天),便无需额外补钙,每日补充维生素AD促进钙吸收和骨骼发育即可,否则人体对钙的吸收率将不足10%。但是,综合我国的饮食结构和习惯,我国婴幼儿整体的钙摄入水平偏低。专家建议0-6个月宝宝根据吃奶量计算钙质是否充足,可酌情补钙;6-12个月宝宝建议每日额外补钙量为150mg,1-3岁宝宝建议每日额外补钙量为300mg(元素钙)。
5、锌:参与体内多种代谢
锌参与体内多种酶的合成及活性发挥,也与多种核酸及蛋白质的合成密不可分。充足的锌可维持中枢神经系统代谢、骨骼代谢,保障促进宝宝的体格生长、大脑发育、性征发育等等。锌与维生素A的关系密切,二者具有相互促进的作用,充足的锌有助于机体对维生素A的吸收,而充足的维生素A对锌的营养水平也至关重要。动物食品中锌含量比植物性食品高,所以素食的人更容易缺锌,含锌丰富的食物有瘦肉、海产品、坚果、蛋黄等。同时,如果宝宝出现厌食、身高发育矮小、头发稀黄等情况,而饮食又不能调整的,可以每日小剂量补锌,每天5-10mg,这个剂量是安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