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面教材——“晒娃”错误示例全解析
①随时随地晒:太阳直射会伤害宝宝,可以隔着玻璃晒。
有研究表明,隔着玻璃测试,紫外线透过不足50%;若到距窗口4米处,则紫外线不足室外的2%,几乎可以忽略不计,起不到人体合成维生素D的作用。而且,6个月以下的宝宝皮肤过于娇嫩,即使隔着玻璃也很容易被晒伤,甚至可能造成严重的皮肤疾病。因此,专家建议6个月以下的宝宝不要直接在太阳下直晒。
②任性自由晒:春天的阳光柔和,对皮肤没有伤害。
专家指出,春天太阳中的紫外线含量同样偏高,是皮肤的“隐形杀手”。而此时人们容易疏忽皮肤的防晒工作,进而出现皮肤干燥、粗糙、发红等皮肤病症。另外,给宝宝晒太阳时应该主要晒手、脚以及背部,同时应注意避免阳光直射宝宝的脸部及眼睛,避免引起宝宝的视力损失及眼部疾病。
③盲目效仿晒:宝宝晒太阳就够了,无需额外补充维生素D。
妈妈们都知道维生素D对于宝宝成长的重要性,那么是不是宝宝只要晒了太阳,就不用再每天补充维生素D了呢?其实,对于大人来说,只要经常晒太阳,多吃些维生素D含量丰富的食物,如海水鱼、动物肝脏、蛋黄和其他植物性食物,就基本能够摄入每日所需的维生素D了。但是,婴幼儿不能长时间暴晒在日光下,而且日常饮食中,饭量小、食物品种单一,富含维生素D的动物肝脏又容易富集重金属和毒素不可频繁食用。因此,即使宝宝平时保持着合理、正确的晒太阳习惯,维生素D的额外补充仍然是不能忽视,且非常必要的。所以,在《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中,婴幼儿的维生素D指导剂量为每日400IU-800IU,每日按照这个剂量补充,是安全、有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