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习班开课:你知道宝宝必须补的营养素有哪些吗?

编辑:妈网小编

  二、维生素D——阳光维生素

  维生素D被称为阳光维生素,因为它属于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人体皮肤所转换的一种营养素。虽然人体能通过晒太阳自身合成维生素D,但是世界卫生组织、AAP美国儿科学会、中华医学会均一致公认,由于紫外线照射会增加儿童成年后患皮肤癌和白内障风险,并不建议儿童进行过多日晒。而1岁内的宝宝更应始终处于阴凉处,外出要遮挡或涂抹防晒霜

  维生素D能促进人体对钙、磷的吸收和利用,帮助钙沉积在骨骼,并参与调节钙、磷的代谢,主要是起到强壮骨骼和牙齿的作用。如果没有维生素D的参与,钙在体内的吸收率还不足10%。当宝宝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质吸收,引起佝偻病,初期表现为枕秃 <http://www.mama.cn/z/395/>、盗汗、夜惊、肋骨 <http://www.mama.cn/z/411/>外翻、体抗力差等;若没有及时给予纠正,则会发生严重的骨骼变化,如O型腿 <http://www.mama.cn/z/768/>、X型腿、鸡胸等。据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表明,维生素D除了促进骨骼发育外,与一些其他疾病也密切相关,例如心脏病、肺病、癌症、免疫力、糖尿病高血压、精神分裂症和多发性硬化等疾病的形成都与缺乏维生素D有关。

  三、钙——骨骼助推器

  人的一生都需要钙的支撑,对于正处在快速生长阶段的宝宝而言,充足的钙质补充尤为重要。当钙的摄取、吸收不足的时候,人体就要动员骨钙来保持血钙的正常,用以维持正常生理活动及神经功能,这时候血钙指标虽然是正常的,但骨骼中的钙质已经大大消耗,势必影响骨骼发育。婴幼儿只有保持骨钙的正平衡,即每日平均骨钙沉积超过140毫克,才能达到正常骨骼发育需要量。

  据相关研究显示,我国整体饮食结构中谷类食物占比偏高,而奶类、蛋类、海产品等占比较低,导致中国居民整体钙摄入不足,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显示:我国6岁以下儿童平均钙摄入量为238.6mg/d,仅为推荐量的33%。因此,给宝宝额外补充适量的钙质十分必要。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