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得好等于营养好? 宝宝“隐性饥饿”大揭秘

编辑:妈网小编

  宝宝吃得好就不会有“隐性饥饿”?

  每一个妈妈都希望自己的宝宝健康成长,也会尽力保证宝宝每天摄入足够量的营养素。但是妈妈们要格外注意,即使给宝宝吃得足够好,“隐性饥饿”仍然会威胁着宝宝的健康。根据世界卫生组织调查研究发现,婴幼儿“隐性饥饿”主要体现为维生素A、维生素D、以及钙铁锌矿物质元素的缺乏。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估计,全球每年约有2.5亿儿童存在维生素A营养问题,约有33.3%的儿童处于维生素A缺乏风险中。我国儿童维生素A和维生素D摄入不足的比例均超过50%。这主要是因为天然食物中维生素A和维生素D含量低,婴幼儿的饮食结构比较单一,且摄入量较少,这些原因都有可能导致婴幼儿体内维生素AD不足。此外,晒日光浴虽然可以合成维生素D,但是由于雾霾严重,阳光直射时间不宜过长等限制,也很难达到理想状态。

  除了维生素AD外,钙、铁、锌等矿物质也是婴幼儿成长发育必要的元素,也是造成婴幼儿“隐性饥饿”的部分因素。缺钙将导致佝偻病;缺铁则会造成贫血;缺锌则会导致食欲不振、味觉减退、嗅觉异常、生长迟缓,这些营养素缺乏不但会影响宝宝体能方面的发育,同样会导致智力发育迟缓

  注重日常饮食习惯,平衡膳食营养均衡

  均衡膳食是健康的前提,即儿童饮食里含有蛋白质、脂肪、维生素等七大营养素,必须品种齐全、数量充足、质量优良、比例恰当。其次,“合理营养”是核心。一些食物虽然可口,但没有什么营养,家长应该让孩子少吃。6岁之前的儿童,宜吃鸡、鸭、鹅、鱼等易消化的肉类,多吃深黄、深红、紫色类的蔬菜,多喝水,多吃水果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