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娃处处是“陷阱” 数数你掉进去多少次?

编辑:妈网小编 | 出处: 妈妈网

  陷阱二:食补就够了

  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宝宝的日常营养摄入是充足的,没有必要额外补充什么营养素,那些都是商家的炒作。这种观点其实是片面的,虽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饥饿、营养不良这些词语离我们已经越来越远,但“隐性饥饿”仍然影响着相当多孩子的健康,有些营养素缺乏问题仍然很严峻,如维生素AD、铁、钙、锌。宝宝出生时,医生都会建议从宝宝出生15天起每日补充维生素AD滴剂(以伊可新为代表),并且坚持到3岁……但是,有些家长会有疑问,为何要每天进行补充呢?到底有何好处?不补又会怎样呢?

  事实上,维生素AD对于0-3岁宝宝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同时也是中国宝宝面临的最常见的两种营养素缺乏症,只是更多的宝宝表现为隐性缺乏而没有引起家长的重视。维生素A除了对宝宝视觉发育有益外,对宝宝免疫力的影响是最突出的,摄入不足可引起呼吸道、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的角化、增生和干燥,宝宝的抵抗力会降低,往往表现为反复感冒、拉肚子、过敏问题频发等。此外,维生素A缺乏还会增加缺铁性贫血的风险。而维生素D可以促进机体对钙质的吸收,促进骨骼和牙齿发育。如果没有维生素D,食物中大多数的钙是不会被更好地吸收并利用的。维生素AD对宝宝的健康非常重要,但又是极易缺乏的营养素,仅靠日常饮食摄取是远远不够的。

  陷阱三:不让宝宝哭出来

  哭闹是婴儿出于本能的特殊运动方式,也是身心发育的需要。从生理角度看,哭闹可使婴儿胸腔的负压增大、肺泡扩张,使呼吸肌得到充分的锻炼,使全身的血液循环加快,消化系统的功能增强。从心理发育的过程看,哭是婴儿语言发育的最初模型,通过生理性啼哭,可促进精神活动、神经系统发育及后天性条件反射逐步形成,对日后语言发育是一种启蒙。

  哭是婴儿进行交流的第一种方式,让父母知道他们需要食物、舒服和刺激。一般情况下,婴儿的哭叫是正常的,通过一些方法可以安抚,如给婴儿喂奶、有节奏地抚摸、抱着婴儿摇晃等。爸爸妈妈不要试图去阻止,而是需要了解孩子不同哭声背后的含义。如果孩子哭闹时间超过一个小时,或是哭闹时伴有发烧、皮疹或是持续性呕吐等状况,需要及时就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