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岁:与人交往的欲望与恐惧并存
社交能力特点:用一句通俗的话来形容1-2岁宝宝的交际能力特点,就是“又怕死又反动”。1岁左右的宝宝达到了怕生高峰期,见了陌生人,他们往往会很黏粑粑麻麻,如果有人要抱他,他们都会表现得比较抗拒,甚至大哭。而另一方面,这个阶段的宝宝对身边的人和事都更敏感更好奇,尤其是对和他们年龄相仿或稍大的小朋友,他们会一直盯着别人看,有时会试探性地主动示好,模仿动作、对话等行为会增多。
1、创造机会让宝宝接触外人
宝宝怕生,主要还是因为平时接触的外人比较少,所以粑粑麻麻可以尽量创造机会让宝宝多看看外面的世界,多接触陌生人。例如周末带宝宝出去散步、到小朋友多的公园玩耍,让他有更多的机会跟其他小朋友交往。粑粑麻麻参加各种社交聚会,条件允许的话也可以带上宝宝一起参加,或者邀请有孩子的朋友带上孩子来家里做客,并且让宝宝独坐,让宝宝感觉到自己是其中的一员,而不是依附于粑粑麻麻的。
当然,如果刚开始宝宝对于外界交流显得很抗拒,粑粑麻麻也不要强迫宝宝,应该循序渐进,先从接触一两个人再到接触一群人,先与小朋友交往再到与大人交往,先看别人玩再到参与其中。
2、积极鼓励宝宝与人交往
粑粑麻麻的鼓励,是宝宝的强心针,所以粑粑麻麻不要吝啬任何的鼓励和表扬。如果宝宝主动跟小朋友玩,将自己的玩具与小朋友分享,粑粑麻麻要及时给予表扬,这样会大大激发宝宝与小朋友友好相处的愿望。
而对于有些比较内向的宝宝,粑粑麻麻千万不要给宝宝“贴标签”,例如看见陌生人不肯打招呼,就说“我们家宝宝很害羞”。类似这样的行为,只会让宝宝产生自我暗示,从而变得更加害羞不愿与人交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