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孕不是任务 孩子不是“催生”出来的
频被“催二胎” 心理副作用不小
“这几天老是失眠,如果再不改善,肯定要去看医生了。”赵先生说,原本准备和媳妇做丁克,被家人催了3年后,要了一个孩子。在看到“单独两孩”政策后,妻子已给自己打了“预防针”:明确表示不再要孩子。“但这次父母又压了任务,一边是父母催生,一边是妻子拒生,所有的压力都自己扛了,真是两头受气……”赵先生委屈地说。
“虽然我知道家人、亲戚都是为自己好,但毕竟都市生活压力对于80后来说已很大了,我还欠着银行接近100万的房贷,将来孩子的教育投资,家庭财务窟窿的压力还真不小。”对于要小孩,刘先生表示还想缓一缓。
请留备孕空间给小夫妻
对怀孕的过度关注会影响小夫妻的反应和感受,一旦小夫妻把怀孕当成了任务,将注意力过多地集中到备孕这件事上,反倒容易更加紧张和焦虑。怀孕这事,女人比男人付出和承受更多,对怀孕本身的担心、对身体的担忧,对今后生活变化的担忧,林林总总纠结在一起,如果备孕中的女性不能对情绪有很好的察觉和认知,就会“变形”为愤怒、抱怨、接收此情绪的丈夫也会委屈,两人的夫妻生活也成了“手段”,长此以往的错位感觉会将怀孕变得毫无幸福可言。
另外,很多人不堪压力,一时冲动就大肚了,结果因为没有准备好,让胎儿的发育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也有的人“大肚”竟然是假孕——紧张的心情扰乱了自身的内分泌系统,导致身体出现停经、晨吐、腹部变大等“妊娠反应”。
所以,怀孕这些事儿,让年轻人自己决定,长辈尽量少干预,生孩子不仅与生理有关,心理有关还与经济密切相关。年轻人有自己的通关密码,长辈还是让年轻人轻松过个长假,没准儿心情放松,好孕自然来,就等着听报喜吧!
关注【妈妈网】微信可获取更多精彩母婴资讯及福利:打开微信→添加好友→查找【妈妈网】or【mama_cn】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