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互尊重订立规矩 是找回听话孩儿的指南针

编辑:小琪 | 出处: 妈妈网

       【妈妈网特稿】随着孩子逐渐长大,他们的自我意识也随之萌芽,当孩童的行为和父母的预想背道而驰,可能只是家长不能明明白白孩子的心。但如果孩子做出“妈妈叫我这样我偏不”的行为,而这些行为本身不带有积极性的意义的话。那么孩子就应该属于“不听话”的一类了!孩子不听话家长该怎么办呢?

  孩子喜欢顶嘴怎么办?

  年幼的孩子能说会道,振振有词,颇有你说一他顶十的姿态,例如玩具不好好收拾,家长说:“玩具要放回原位。”他就说:“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我气得以后都不让他玩玩具,他就叫起来:“你不能干涉我的自由。”

  孩子说的话,咋一听好像真的是这么一回事:他确实拥有收拾玩具时间的自由。但实际上这种“顶嘴”会让父母有一种不受尊重的感觉。在这种情况下,孩子实际上是没有错的,他只是欠缺尊重父母,但前提是父母也没有尊重他。在孩子回答“我有权决定什么时候收拾玩具”后,父母可以不再言语。事后与孩子讨论:父母希望他立即收拾玩具,他是否应该接受?他希望什么时候收拾玩具,父母是否也可以接受?

  孩子就是父母的一面镜子,当父母懂得尊重孩儿的时候,孩儿才会懂得用同样的态度回报父母。每个人都有选择跟不选择的权利,哪怕是小孩子也有。我们尊重他们,他们才懂得日后尊重的含义。


孩子爱装修怎么办  

       孩子喜欢“装修”怎么办?

  在年幼的孩子眼里,白花花的墙壁就是一张画纸,酱油、指甲油通通都是他的画笔。小朋友喜欢给家里“装修”,家长该怎么办?

  如果你的孩子有这种创意的话,那么他不是不听话,而有可能是未来的画家!孩子的行为提示:他对探索自然感兴趣。请和他一起把厨房变成实验室,带他做油盐酱醋糖“搅和”的实验。或为他提供各种颜料,让他混合,观察变化,并提供丰富的科普读物。最好,从此你对科普也发生浓厚的兴趣。

  生活是一本厚重的书籍,行为是内心活动的外化。我们平时要多留意孩子的心理,行为的变化。挖掘孩子的兴趣潜能,引导,培养孩子多方面发展。这样孩子注意力没那么集中,可以锻炼他们的人生经历,还能扩展思维,早日踏上正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