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尿频非小事!这些知识妈妈要了解

编辑:win

  第一阶段:不要束缚孩子,以免造成他的心理负担。1岁至1岁半以前,此阶段宝宝身心发育有限,尿床和尿裤子无法避免。随孩子天性,想尿就尿,不必着急排尿训练,过早训练可能造成宝宝心理负担,使亲子间关系变紧张。


1岁至1岁半以前,宝宝尿床和尿裤子无法避免

  第二阶段:适当给出行为指导,有意识的给TA概念。1岁半至3岁。进行行为指导,此阶段肌肉神经已有一定的发育,开始能够控制尿液的“存”与“放”,也能听懂大人的指示。此时应该有意识地开始对宝宝进行如厕训练。3岁前的孩子尿床很正常,可以采取措施尽量避免弄湿床铺,但不能刻意要求他们不尿床。如睡觉前不让宝宝喝大量水或吃过多水果,夜里固定把1~2次尿。

  第三阶段:通过人为控制,训练宝宝的如厕意识。从3岁后开始,宝宝应该慢慢克服尿床。每次把尿的时间从原来固定的时间点逐步往后延,先半小时,再1个小时、2个小时。这样能够慢慢锻炼宝宝膀胱的储尿能力,逐步改变,直到天亮才会下床排尿为止。这里提示您,如果过了五六岁还是尿床,就应去医院检查一下。

  四、若宝宝已经发病,妈妈们请给予更多关心和支持。

  如同海海这种已经发病的情况,育儿专家建议家长不同太紧张。应该耐心诱导,告诉孩子,他们是健康的,尿频的症状很快会好的,以消除患儿的不良心理因素,并应鼓励患儿说出引起他烦恼的心事。家长对学龄儿童的教育要耐心、不要打骂、训斥。幼儿园和托儿所的老师对新入托、新入园的小朋友,要多组织他们参加一些轻松愉快的游戏,上课要避免精神过度紧张。对尿频的患儿要多加理解,不可不让他们小便。平时对患儿要多加安慰,要把患儿的注意力分散到别的活动上去。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