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乎所有的大人在面临这种情形时,反应都和这位妈妈一样:先说出理由,开始讨论,要孩子了解为什么不可以吃冰。所以从她的角度来看,她也同样要孩子明白她的愿望,于是一个清楚明确的指示很容易变成一段冗长的讨论,使得妈妈完全忘记自己到底要什么,难怪孩子很喜欢这类讨论。此外这也是得到妈妈关注 的绝佳机会。再举个例子:
妈妈(蹲下来,注视安妮卡的眼睛,摸着她的肩膀,给她一个清楚的指示):“安妮卡,现在把乐高积木收进玩具箱里!”
安妮卡:“为什么?”
妈妈:“因为是你倒出来玩的。”
安妮卡:“真过分,每次都是我收拾,整天都在收拾!”
妈妈:“你不需要整天收拾。可是你必须学会,把你倒出来的东西收好。”
安妮卡:“提米(两岁大的弟弟)永远都不必收拾,实在太过分了!你总是什么都帮他做,却从来不帮我!”
妈妈:“提米比你小很多,他一个人做不来。”
安妮卡:“他可以,你爱提米胜过我!”
妈妈:“好了,不要再说了!你明明知道你这样说是不对的!”
这串讨论可以继续延伸下去。安妮卡妈妈保持冷静,尚未犯下错误。如果这场讨论持续得够长的话,她还是很容易犯错的,而最后安妮卡是否真的会收拾,则很难说。在这种情况下是不适合讨论的,安妮卡成功的让妈妈所下达的明确指示,突然改变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