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争抢别盲目制止 经历过才懂得分享

编辑:静渝

  专家观点:

  1、经历争抢才会懂得分享

  现代的“421”家庭结构,使得大人们有点过分“宝贝”家中的小孩,这样小孩很容易形成随心所欲的“自我中心”心理定势。“你吃吧,妈妈不吃”家长一味地为孩子着想,主动给孩子最好的,使得孩子非常缺乏分享和争抢的机会。

  正是因为没有争抢的经历,孩子便难以形成分享的意识。没有捍卫过自己所有权的经历,也就不能设身处地去理解和尊重别人的感受。只有拥有争抢和分享体验,孩子才能逐渐体会到坚持和放弃,遗憾和满足,才能积累到自主自决的经验。

 
经历争抢才会懂得分享

  2、获得认知、解决问题的机会

  有时候孩子之间因为一个玩具出现争抢行为,一旁的家长总是很及时地劝阻:“宝宝乖,让对方先玩”另一方的家长回应“宝宝快说谢谢”孩子之间的矛盾就被双方父母解决了。孩子根本没有机会自行解决,以后遇到类似的问题也不懂得自己处理。

  争抢、推搡作为孩子游戏中的一部分,在与其他小朋友不断地交往接触中,他会慢慢地获得认知,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主动地不断调整自己和他人的交往模式,最终找到适合的方式融入小团体生活。缺乏争抢经验,对孩子来说反而是一种教育缺失。

  给家长的两个建议:

  1、做好安全保护工作

  平时若带孩子出去和其他小朋友玩,家长不妨站在不远处关注孩子的行为,确保他的活动安全。如果孩子在玩耍中,使用一些危险物品进行打斗,或是可能做出伤害行为时,家长就应立即出面制止。

  如果只是一些小争执或者推搡,不存在危险的情况下,家长可以“静观其变”,让孩子有机会自己去应对、解决。

分享到: